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

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引言第11-14页
一、行政问责制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第14-24页
 (一) 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第14-17页
  1、行政问责制的定义第14-15页
  2、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件第15-17页
 (二) 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第17-21页
  1、社会契约理论第17-18页
  2、法治理论第18-19页
  3、权责统一理论第19-20页
  4、委托─代理理论第20页
  5、责任政府理论第20-21页
 (三) 我国实行行政问责制的意义第21-24页
  1、有利于尽快建立起法治政府第21-22页
  2、促进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第22-23页
  3、强化民众的监督功能第23-24页
二、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4-33页
 (一) 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第24-28页
  1、宏观的国家立法层面第24-27页
  2、行政问责实践层面现状第27-28页
 (二) 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特点第28-30页
  1、问责方式从“权力问责”向“制度问责”转变第28-29页
  2、问责主体从“同体问责”向“异体问责”转变第29页
  3、问责对象从“有过问责”到“无为问责”转变第29页
  4、问责范围从生产事故多发部门向各领域各部门推进第29-30页
 (三) 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第30-33页
  1、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,缺乏制度依据第30页
  2、行政问责法制不完善,缺乏程序性第30-31页
  3、问责标准含糊不清,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第31-32页
  4、行政问责文化滞后,新的行政问责文化尚未形成第32页
  5、问责形式单一,难以突出重点第32-33页
三、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途径第33-49页
 (一) 对西方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经验借鉴第33-38页
  1、西方行政问责制的基本理念第33-35页
  2、西方行政问责制给我们的启示第35-38页
 (二) 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第38-49页
  1、树立权责统一理念,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38-43页
  2、创新制度设计,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建设第43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4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裸露潮间带表观CO2通量的变化规律
下一篇:污染含水介质ERT法探测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