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监测论文--大气监测论文

裸露潮间带表观CO2通量的变化规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0 前言第13-15页
1 文献综述第15-36页
   ·全球碳循环第16-19页
   ·湿地碳循环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全球及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湿地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的作用第21页
     ·湿地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第21-24页
   ·湿地碳循环的研究进展第24-32页
     ·湿地土壤/沉积物-大气间CO_2 通量的测定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湿地土壤/沉积物-大气间CO_2 通量的影响因素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湿地土壤/沉积物-大气间CO_2 通量模型研究第29-32页
   ·潮间带湿地的特殊性第32页
   ·潮间带碳循环的研究进展第32-34页
   ·裸露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CO_2 及CH_4 交换研究进展第34-35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35-36页
2 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第36-43页
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青岛市崂山区风景区砂质潮间带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胶州湾底泥质潮间带第37-38页
     ·青岛湾砂砾质潮间带第3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8-43页
     ·沉积物-大气间CO_2 通量的测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其它参数的获得及数据分析第41-43页
3 裸露砂质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 CO_2 通量的日变化第43-63页
   ·日间裸露砂质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第43-54页
     ·裸露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日间变化规律第43-48页
     ·日间裸露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影响因素第48-53页
     ·日间裸露砂质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空间变化第53-54页
   ·裸露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夜间变化第54-56页
   ·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及相关参数变化的日夜对比第56-62页
     ·日间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夜间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第57页
     ·环境因素对表观CO_2 通量影响的日夜差异第57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4 裸露砂质潮间带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的月变化第63-72页
   ·潮间带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及相关参数的月变化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水文条件及表层沉积物温度的月变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·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的月变化第64页
     ·沉积物-大气间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的月变化第64-65页
   ·影响沉积物-大气间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月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第65-71页
     ·2006 年春夏季环境因素对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月变化的影响第65-69页
     ·2008 年秋季环境因素对日间平均表观CO_2 通量月变化的影响第69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5 不同底质类型潮间带表观 CO_2 通量的日间变化第72-83页
   ·不同底质类型潮间带表观CO_2 通量日间变化的比较第72-80页
     ·日间退潮期表观CO_2 通量变化特征的比较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日间涨潮期表观CO_2 通量变化特征的比较第77-80页
   ·不同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日间表观CO_2 通量的差异第80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3页
6 日间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估算方法第83-95页
   ·日间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的估算方法第83-89页
     ·估算方法的建立第83-85页
     ·日间潮间带沉积物-大气间表观CO_2 通量估算方法的检验第85-89页
   ·日间平均CO_2 通量对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及温度的多元拟合第89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95-97页
   ·结论第95-96页
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96页
   ·展望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5页
附录(一)第105-107页
附录(二)第107-110页
附录(三)第110-111页
致谢第111-112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
下一篇: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