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血管DSA图像处理技术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21页 |
| 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(DSA)技术 | 第11-14页 |
| ·DSA技术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3页 |
| ·脑血管DSA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DSA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·DSA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脑血管DSA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·课题介绍及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-21页 |
| ·课题概述 | 第17-20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0-21页 |
| 2 DSA图像的几何失真校正 | 第21-47页 |
| ·DSA图像几何失真产生原因及类型 | 第21-23页 |
| ·DSA系统的C型臂设备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·几何失真的种类 | 第22-23页 |
| ·几何失真校正技术 | 第23-25页 |
| ·局部校正技术 | 第23-24页 |
| ·全局校正技术 | 第24-25页 |
| ·超全局校正技术 | 第25页 |
| ·网格控制点的检测 | 第25-45页 |
| ·数学形态学原理 | 第25-28页 |
| ·形态学图像处理算法 | 第28-32页 |
| ·数学形态学检测可视控制点过程及结果 | 第32-40页 |
| ·利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进行非可视控制点检测 | 第40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3 基于非线性多项式的局部校正技术 | 第47-62页 |
| ·局部校正映射 | 第47-50页 |
| ·前向映射与后向映射 | 第48页 |
| ·对失真图像进行后向映射双线性灰度插值 | 第48-50页 |
| ·局部校正的结果 | 第50-51页 |
| ·全局校正技术 | 第51-55页 |
| ·基于多项式拟合的全局校正法 | 第51-52页 |
| ·采用双线性插值进行全局(4阶)校正 | 第52-53页 |
| ·局部和全局技术校正结果的比较 | 第53-55页 |
| ·仿真网格的局部校正 | 第55-59页 |
| ·仿真网格的模拟 | 第56-58页 |
| ·仿真网格的局部校正及结果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2页 |
| 4 DSA的三维锥形束重建算法 | 第62-79页 |
| ·从投影重建图像的原理──中心切片定理 | 第63-65页 |
| ·滤波反投影法 | 第65-67页 |
| ·Feldkamp锥束三维重建算法 | 第67-72页 |
| ·2D平行束重建 | 第67-68页 |
| ·2D扇形束重建 | 第68-69页 |
| ·Feldkamp算法 | 第69-72页 |
| ·三维重建 | 第72-77页 |
| ·血管真实图像的三维重建 | 第72-75页 |
| ·球体模型三维重建 | 第75-76页 |
| ·结果总结与分析 | 第76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5 结束语 | 第79-81页 |
| ·论文总结 | 第79页 |
| ·下一步的工作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