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| ·遗传标记概况 | 第12页 |
| ·分子标记技术在畜禽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| ·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| 第12-13页 |
| ·随机扩增多态性 | 第13页 |
| 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| 第14页 |
| ·微卫星DNA 标记 | 第14-17页 |
| ·微卫星DNA 的结构 | 第15页 |
| ·微卫星在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关系分析中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·微卫星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·微卫星在实验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无特定病原体HBK 种鸭遗传多样性分析 | 第19-36页 |
| ·材料 | 第19-21页 |
| ·实验动物 | 第19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9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9-20页 |
| ·微卫星标记 | 第20页 |
| ·微卫星位点PCR 反应体系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1-24页 |
| ·基因组DNA 的提取 | 第21-22页 |
| ·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| 第22页 |
| ·PCR 产物检测 | 第2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·结果 | 第24-34页 |
| ·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| 第24页 |
| ·PCR 扩增结果 | 第24-25页 |
| ·测序仪分析结果 | 第25-26页 |
| ·HBK–SPF 鸭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 | 第26-29页 |
| ·Hardy-Weinberg 平衡检验 | 第29-30页 |
| ·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参数 | 第30-32页 |
| ·各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多样度和基因分化系 | 第32-33页 |
| 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| 第33-34页 |
| ·讨论 | 第34-36页 |
| ·群体选育的背景 | 第34页 |
| ·微卫星标记 | 第34页 |
| ·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| 第34-35页 |
| ·世代间的变异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BWEL-SPF 鸡种群微卫星DNA 标记遗传学分析 | 第36-51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6-38页 |
| ·样品的采集 | 第36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6页 |
| ·试剂配置 | 第36页 |
| ·微卫星标记 | 第36-37页 |
| ·微卫星位点PCR 反应体系 | 第37-3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·基因组DNA 的提取(略) | 第38页 |
| ·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| 第38页 |
| ·微卫星所用修饰荧光集团的选择(略) | 第38页 |
| ·PCR 产物的检测 | 第38页 |
| ·MHC 位点的检测 | 第38页 |
| ·数据分析(略) | 第38-3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6页 |
| ·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| 第39页 |
| ·部分位点PCR 扩增结果 | 第39-40页 |
| ·各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·Hardy-Weinberg 平衡检验 | 第42-43页 |
| ·家系内遗传变异参数 | 第43-44页 |
| ·群体内的近交系数及显著性检验 | 第44-45页 |
| 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| 第45页 |
| ·MHC 位点检测 | 第45-46页 |
| ·讨论 | 第46-51页 |
| ·家系选育背景 | 第46-47页 |
| ·等位基因分布 | 第47-48页 |
| ·家系内遗传变异 | 第48页 |
| ·家系间遗传变异 | 第48页 |
| ·LEI0258 位点的检测 | 第48-51页 |
| 第四章 全文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