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“内部研究”论的基石——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| 第12-16页 |
一 文学作品是一个“经验的客体” | 第12-14页 |
二 文学作品的“决定性结构”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 | 第16-20页 |
一 文学作品“决定性结构”之决定性 | 第16-17页 |
二 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划分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“内部研究”论的主体——文学作品层面论 | 第20-29页 |
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声音层面和意义层面 | 第20-25页 |
一 文学作品的“声音层面” | 第20-23页 |
二 文学作品的“意义层面”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“世界”层面 | 第25-29页 |
一文学作品的意象和隐喻 | 第25-26页 |
二 文学作品的象征和神话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“内部研究”论的合理延伸——文学整体研究 | 第29-37页 |
第一节 文学的类型和文学的评价 | 第29-33页 |
一 文学的类型 | 第29-31页 |
二 文学的评价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文学史观 | 第33-37页 |
一 文学类型史 | 第33-35页 |
二 文学史的分期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“内部研究”论的价值重估 | 第37-44页 |
第一节 “内部研究”论在中国 | 第37-40页 |
一 “内部研究”的引入与文学理论的“向内转” | 第37-39页 |
二 “内部研究”论的话语变异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内部研究 | 第40-44页 |
一 文化研究的内涵 | 第40-42页 |
二 文化研究语境下“内部研究”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