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学(物理冶金)论文--金属物理学论文--金属的液体结构和凝固理论论文

金属形核及固/液界面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主要符号表第8-12页
1 绪论第12-32页
   ·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背景、现状、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目前研究金属固/液界面能的方法第13-21页
     ·形核过冷与固/液界面能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临界转变过冷度法第15页
     ·热力学形核公式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形核过冷度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界面涨落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劈开法第20-21页
   ·金属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现状第21-26页
     ·固/液界面能理论进展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固/液界面能实验及模拟进展第25-26页
   ·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目和意义第26-27页
   ·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及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模拟计算方案选择第28页
   ·过冷及固/液界面能的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背景及技术第28-32页
     ·金属熔体的凝固与过冷度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测量金属的熔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径向分布函数(RDF)第30页
     ·H-A键型指数第30页
     ·键取向序分析(BOP)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晶团分析第31-32页
2 实验/模拟设施及其调试第32-41页
   ·实验设施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简介第32页
     ·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及安装调试第32-35页
   ·模拟计算设施及调试第35页
   ·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流程第36-37页
   ·金属的过冷及凝固组织特征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实验目的第37页
     ·实验内容第37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第37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37-39页
   ·金属固/液界面能和均质形核过冷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目的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过程第39页
   ·银凝固过程中亚临界晶核和晶体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目的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内容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0页
   ·过冷Ni_(50)Cu_(50)熔体均质/异质形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实验目的第40页
     ·实验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40-41页
3 金属的过冷及凝固组织特征第41-53页
   ·净化工艺对金属过冷度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过热度对金属Ag、Cu过冷度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循环次数对Ag、Cu、Ni过冷度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·净化剂成分对金属过冷度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净化剂的成分对金属Ag过冷度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净化剂成分对金属铜过冷度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净化剂成分对金属镍过冷度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·过冷度对金属组织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  ·过冷度对Ag凝固组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过冷度对Ni凝固组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过冷度对Ag、Cu、Ni凝固组织影响规律及验证第46-47页
   ·Ag、Cu、Ni过冷状态下固/液界面能的计算第47-50页
   ·金属Ag、Cu、Ni的形核方式判定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4 金属界面能和均质形核过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53-64页
   ·引言第53-54页
   ·从均质形核过冷确定金属固/液界面能第54-60页
     ·金属固/液界面能同均质形核过冷的关系第54页
     ·从实验测量的均质形核过冷度确定固/液界面能第54-56页
     ·从模拟得到的均质形核过冷度确定固/液界面能第56-57页
     ·从固/液界面能模型预测金属均质形核过冷度第57-59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9-60页
   ·银抑制形核的临界值V/R_c的模拟及预测第60-63页
     ·银抑制形核的临界值V/R_c的预测第60页
     ·银抑制形核的临界值V/R_c的模拟第60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5 银凝固过程中亚临界晶核和晶体团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4-72页
   ·模拟过程第64-65页
   ·结果及其分析第65-71页
     ·初始液态结构平衡性验证第65页
     ·非晶形成的冷速范围第65-68页
     ·晶胚与晶体团簇之间的关系第68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6 Ni_(50)Cu_(50)熔体均质和异质形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72-84页
   ·模拟方法及过程第72-75页
     ·异质形核系统的构建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均质形核系统的构建第74页
     ·模拟过程第74-75页
   ·结果及其分析第75-83页
     ·能量及结构随时间变化第75-76页
     ·临界晶核的标定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形核过程可视化分析第78-81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同经典形核动力学比较第81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4页
7 结论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5-96页
致谢第96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L-Si合金Al2O3-ZrO2微弧氧化层生长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金属的固/液界面能与形核过冷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