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食品安全状况评价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.2 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.3 食品安全监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1 食品安全监管 | 第19页 |
2.1.2 食品安全监管绩效 | 第19-20页 |
2.1.3 大部制改革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2.1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21页 |
2.2.2 平衡计分卡理论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2013年大部制改革后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4-28页 |
3.1 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| 第24-25页 |
3.2 2013 年大部制改革后的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| 第25-28页 |
3.2.1 现状分析 | 第25页 |
3.2.2 评价效果 | 第25-26页 |
3.2.3 存在问题 | 第26-27页 |
3.2.4 问题原因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基于BSC的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| 第28-45页 |
4.1 BSC在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| 第28-34页 |
4.1.1 BSC在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| 第28-31页 |
4.1.2 基于BSC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1-32页 |
4.1.3 使命及维度目标确定 | 第32-34页 |
4.2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| 第34-36页 |
4.3 指标筛选 | 第36-38页 |
4.3.1 数据收集 | 第36页 |
4.3.2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.3 指标初步筛选 | 第37-38页 |
4.3.4 指标剔除 | 第38页 |
4.4 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4.5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9-45页 |
4.5.1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0-41页 |
4.5.2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4.5.3 一致性检验 | 第42页 |
4.5.4 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第五章 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测度的应用研究 | 第45-52页 |
5.1 评价对象选取 | 第45页 |
5.2 T市和W市的食品安全监管绩效评价 | 第45-49页 |
5.3 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5.4 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管绩效提升策略 | 第49-52页 |
5.4.1 转变监管方式 | 第49-50页 |
5.4.2 提高监管积极性 | 第50-51页 |
5.4.3 提升社会认同感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录A 指标重要性专家打分问卷 | 第58-60页 |
附录B 指标重要性比较调研问卷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