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1页 |
·WDM 光网络发展概述 | 第14-22页 |
·WDM 光网络的发展 | 第14-16页 |
·从点到点传输系统到WDM 智能光网络 | 第16-20页 |
·国内外光网络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WDM 光网络的生存性问题 | 第22-27页 |
·光网络生存性问题概述 | 第22页 |
·保护与恢复 | 第22-24页 |
·专用保护与共享保护 | 第24-26页 |
·现有的保护/恢复机制 | 第26-27页 |
·鲁棒性研究动态 | 第27-29页 |
·全文主要贡献与内容安排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业务量不确定模型下的WDM 网络鲁棒资源配置 | 第31-4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31-32页 |
·业务量不确定模型及鲁棒配置算法 | 第32-33页 |
·资源重配置(RR)算法 | 第33-36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33-34页 |
·ILP 描述 | 第34-36页 |
·两阶段鲁棒资源配置(TPRP)算法 | 第36-39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36-37页 |
·ILP 描述 | 第37-39页 |
·实验仿真和相关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链路状态不确定模型下的WDM 网络抗毁鲁棒设计 | 第44-5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44-45页 |
·链路状态不确定模型下的抗毁鲁棒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ILP 描述 | 第46-51页 |
·集合说明 | 第46页 |
·常量说明 | 第46-47页 |
·变量说明 | 第47页 |
·单场景基本路由配置(BRP)算法 | 第47-49页 |
·抗毁鲁棒优化算法(RRO) | 第49-51页 |
·其他抗毁鲁棒设计算法 | 第51-52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WDM 网络中保护机制的研究和比较 | 第57-7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57-58页 |
·保护机制面临的新挑战 | 第58-59页 |
·SRLG 分离 | 第58页 |
·波长连续性限制 | 第58-59页 |
·衡量方法 | 第59页 |
·WDM 网络中的保护模型 | 第59-62页 |
·基于通路的保护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链路的保护机制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分段(Segment)的保护机制 | 第61页 |
·p-cycle 保护机制 | 第61-62页 |
·各种保护机制的ILP 描述 | 第62-68页 |
·模型中使用的符合说明 | 第62-63页 |
·基于共享通路保护的ILP 描述(ILP1) | 第63-65页 |
·基于共享分段保护的ILP 描述(ILP2) | 第65-66页 |
·基于共享链路保护的ILP 描述(ILP3) | 第66-67页 |
·基于P-Cycle 保护的ILP 描述(ILP4) | 第67-68页 |
·性能比较 | 第68-72页 |
·资源利用率 | 第69页 |
·保护切换时间(或恢复时间) | 第69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73-77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73-75页 |
·下一步工作建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