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家用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
缩略语表 | 第1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文献回顾 | 第12-15页 |
1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2 课题的目标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3 课题的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一部分 心电信号检测基本原理 | 第15-26页 |
1 心电信号基本特征 | 第15-17页 |
2 心电信号的滤波 | 第17-21页 |
·工频滤波 | 第17-20页 |
·基线漂移的滤波 | 第20-21页 |
3 心电信号特征波形的检测 | 第21-24页 |
4 心律失常自动分析算法 | 第24-26页 |
第二部分 系统设计与分析 | 第26-30页 |
1 系统设计思路 | 第26页 |
2 系统主要芯片选型 | 第26-28页 |
3 系统设计方案 | 第28-30页 |
第三部分 系统软、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30-57页 |
1 前置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| 第30-39页 |
·生物信号放大器设计要求 | 第30-32页 |
·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设计 | 第32-35页 |
·设计模拟滤波器 | 第35-39页 |
2 心电信号的模数转换设计 | 第39-44页 |
·ADC 的选择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ADC 的启动与运行速率 | 第40-41页 |
·ADC 的增益特征 | 第41页 |
·ADC 的控制方式 | 第41-42页 |
·ADC 的应用 | 第42-44页 |
3 USB 接口设计与实现 | 第44-46页 |
·USB 接口的组成 | 第44-45页 |
·USB 接口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4 液晶控制器SED1335 软硬件设计 | 第46-57页 |
·SED1335 的组成 | 第46-48页 |
·SED1335 电路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软件设计 | 第49-57页 |
第四部分 系统检测及对比分析 | 第57-64页 |
1 系统调试及测试结果 | 第57-59页 |
·前端采集板性能测试 | 第57-58页 |
·SD 卡参数测试 | 第58-59页 |
·ECG 信号检测 | 第59页 |
2 系统实现 | 第59-61页 |
3 临床对比分析 | 第61-64页 |
·临床实验对比 | 第61-63页 |
·同类产品对比 | 第63-64页 |
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1 系统功能的实现 | 第64页 |
2 系统的特点 | 第64-65页 |
3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小结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