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图表清单 | 第1-8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8-9页 |
| 摘要 | 第9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Ⅰ 文献综述 | 第12-29页 |
| 1 原花色素的组成及功能 | 第12-16页 |
| ·原花色素的组成 | 第12页 |
| ·原花色素的功能 | 第12-16页 |
| ·原花色素的保健功能 | 第12-16页 |
| ·原花色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| 第16页 |
| 2 原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3 花色素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| 4 RACE研究进展 | 第23-29页 |
| ·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| 第23-24页 |
| ·RACE技术的原理 | 第24-25页 |
| ·RACE技术的改良 | 第25-28页 |
| ·RACE技术的应用 | 第28-29页 |
| Ⅱ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42页 |
| 1 材料 | 第29-30页 |
| ·植物材料 | 第29页 |
| ·菌种 | 第29页 |
| ·酶及试剂盒等 | 第29页 |
| ·主要溶液 | 第29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9-30页 |
| ·常用的生物信息分析的相关软件及网站 | 第30页 |
| 2 方法 | 第30-42页 |
| ·植物材料的处理 | 第30页 |
| ·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| 第30-31页 |
| ·准备工作 | 第31页 |
| ·RNA抽提 | 第31页 |
| ·检测所抽提的RNA的质量 | 第31页 |
| ·目的基因RT-PCR | 第31-34页 |
| ·RT-PCR | 第31-32页 |
| ·目的片段回收 | 第32页 |
| ·将回收的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-Tvector | 第32-33页 |
| 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(CaCl2法) | 第33页 |
| ·连接反应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| 第33页 |
| ·PCR鉴定目的基因及测序 | 第33-34页 |
| ·3′-RACE获得目的基因的3′-端 | 第34-35页 |
| ·第一链cDNA的获得 | 第34页 |
| ·3′-RACE的PCR | 第34-35页 |
| ·平末端目的片段末端加poly(A) | 第35页 |
| ·5′-RACE获得目的基因的5′-端 | 第35-38页 |
| ·第一链cDNA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| ·第一链cDNA的纯化 | 第36页 |
| ·纯化的cDNA加尾 | 第36页 |
| ·dC加尾的cDNA的PCR | 第36-38页 |
| ·csANR基因的原核表达 | 第38-42页 |
| ·csANR基因ORF的克隆 | 第38-39页 |
| ·pET-28a空载体质粒提取 | 第39-40页 |
| ·pET-28a-csANR重组载体的构建 | 第40页 |
| ·连接产物产转化大肠杆菌 | 第40页 |
| ·重组质粒验证 | 第40-41页 |
| ·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及IPTG诱导 | 第41页 |
| ·SDS-PAGE验证目的蛋白 | 第41-42页 |
| Ⅲ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0页 |
| 1 总RNA的提取 | 第42-43页 |
| 2 茶树csANR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| 第43-46页 |
| ·扩增保守序列区域 | 第43页 |
| ·3′-RACE | 第43-44页 |
| ·5′-RACE | 第44-46页 |
| ·目的基因全长cDNA序列拼接及其序列分析 | 第46页 |
| 3 原核表达 | 第46-48页 |
| ·ORF扩增及体外重组结果 | 第46-48页 |
| ·SDS-PAGE电泳结果 | 第48页 |
| 4 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5 讨论 | 第49-50页 |
| ·RNA提取 | 第49页 |
| ·原核表达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