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登庭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| 序言 | 第8-13页 |
| (一) 选题缘起 | 第8-9页 |
| (二)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一、陆登庭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分析 | 第13-17页 |
| (一) 思想渊源的时代背景 | 第13-16页 |
| (二) 陆登庭的教育背景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陆登庭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| 第17-46页 |
| (一) 学科建设 | 第17-33页 |
| 1. 重视人文教育 | 第17-20页 |
| 2. 重视基础研究 | 第20-23页 |
| 3. 开展合作研究 | 第23-29页 |
| 4. 注重哈佛教学 | 第29-33页 |
| (二) 教师管理 | 第33-36页 |
| 1. 选聘教师 | 第34-35页 |
| 2. 评价教师 | 第35页 |
| 3. 激励教师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学生管理 | 第36-39页 |
| 1. 选拔学生 | 第36-37页 |
| 2. 培养学生 | 第37-39页 |
| (四) 筹措资金 | 第39-46页 |
| 1. 筹资分析 | 第39-45页 |
| 2. 经费申请 | 第45-46页 |
| 三﹑陆登庭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| 第46-53页 |
| (一) 重视人文教育,提升人文素养 | 第46-47页 |
| (二) 注重基础研究,兼顾教学工作 | 第47-48页 |
| (三) 开展合作研究,主张学科交叉 | 第48页 |
| (四) 强调教师素质,坚持优胜劣汰 | 第48-49页 |
| (五) 关注学生质量,包容多元学习 | 第49-50页 |
| (六) 采取混合模式,拓宽筹资渠道 | 第50-53页 |
| 结语 | 第53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| 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