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利用大粒突变体进行小麦籽粒大小和产量性状的QTL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10页
英文摘要第10-12页
1 引言第12-23页
   ·EMS 诱变产生突变体第12-14页
     ·EMS 诱变机制第12页
     ·EMS 诱变的特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EMS 诱变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 定位第14-19页
     ·作图群体第14-15页
     ·DNA 分子标记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程序第16页
     ·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第16页
     ·QTL 定位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·小麦产量性状QTL 研究进展第19-22页
     ·籽粒及穗部性状QTL 研究进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株高QTL 定位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·本研究意义、研究内容、预期目标第22-23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·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设计第23页
   ·农艺性状调查第23-24页
   ·DNA 提取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·分子标记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引物来源第25页
     ·PCR 反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变性PAGE 检测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表型数据统计第28页
   ·遗传图谱构建及QTL 分析第28-29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29-40页
   ·突变体M8008 及其两个组合的F2和F2:3的表型变异第29页
   ·突变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9页
   ·SSR 标记的多态性和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9-36页
   ·突变性状的QTL 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2D 染色体的QTL 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78 染色体的QTL 分析.第37-40页
4 讨论第40-44页
   ·EMS 诱变突变体表现第40页
   ·SSR 标记的多态性与EMS 诱变的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·产量性状和籽粒大小QTL 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78 染色体上一个株高的QTL第42页
   ·小粒品种中的增加粒重QTL第42-44页
5 结论第44-46页
   ·EMS 诱变获得大粒突变体第44页
   ·SSR 标记的多态性与EMS 的诱变机制第44页
   ·2D 和78 染色体遗传图谱的构建第44页
   ·籽粒和产量性状的QTL 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·在小粒品种中检测到增加千粒重的QTL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5-56页
附件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—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遗传分析与矮秆基因标记定位研究
下一篇:玉米Ga1-S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其杂交不亲和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