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. 引言 | 第9-25页 |
·DNA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| 第9-13页 |
·DNA 分子标记 | 第9-12页 |
·以PCR 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| 第9-11页 |
·RAPD 标记 | 第10页 |
·SSR 标记 | 第10页 |
·ISSR 标记 | 第10-11页 |
·AFLP 标记 | 第11页 |
·CAPS 标记 | 第11页 |
·以southern 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| 第11-12页 |
·RFLP 标记 | 第11-12页 |
·VNTR 标记 | 第12页 |
·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| 第12页 |
·DNA 指纹的建立 | 第12-13页 |
·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| 第13页 |
·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 | 第13页 |
·玉米不育的研究进展 | 第13-22页 |
·自交不亲和机理 | 第13-18页 |
·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 | 第14-15页 |
·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 | 第15-18页 |
·S-核酸酶介导的自交不亲和性 | 第15-17页 |
·S-蛋白介导的自交不亲和性 | 第17-18页 |
·玉米花粉管发育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·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·玉米Ga 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| 第22-25页 |
·利用Ga1-S 基因,作为不同类型玉米生物学隔离的工具 | 第22-24页 |
·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之间的生物学隔离 | 第22-23页 |
·常规玉米和专用玉米的生物学隔离 | 第23-24页 |
·利用 Ga1-S 基因,研究玉米传粉授精过程中的基因互作和信号传导以及不亲和机 理 | 第24页 |
·由于 TCB1 的专利保护,Ga1-S 基因显得更加珍贵和重要 | 第24页 |
·与 Ga1-S 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加速利用该基因的前提 | 第24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供试植物材料 | 第25页 |
·试剂 | 第25页 |
·试验设计及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Ga 基因单项杂交不亲和机理的研究 | 第25页 |
·大田种植取样 | 第25页 |
·ga1-s 花粉败育过程的观察 | 第25页 |
·Ga1-S 的精确遗传定位 | 第25-28页 |
·构建BC1 群体及田间取样 | 第25-26页 |
·考察结实率 | 第26页 |
·DNA 提取 | 第26页 |
·PCR 反应 | 第26-27页 |
·凝胶电泳 | 第27页 |
·胶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电泳 | 第27页 |
·EB 染色 | 第27页 |
·实验结果记录 | 第27页 |
·分子标记的开发 | 第27-28页 |
·SSR 标记的开发 | 第27-28页 |
·CAPS 标记的开发 | 第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6页 |
·玉米花粉管伸长观察 | 第28-32页 |
·Ga 基因定位 | 第32-36页 |
·Ga 基因的遗传特点 | 第32-33页 |
·Ga1-S 基因的遗传定位 | 第33-36页 |
4 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Ga 基因单项杂交不亲和特征 | 第36页 |
·Ga 基因表达的时间段 | 第36页 |
·关于Ga1-S 基因的遗传定位 | 第36-37页 |
5 结论 | 第37-39页 |
·玉米花粉管伸长观察 | 第37页 |
·Ga1-S 基因的遗传定位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4-45页 |
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