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我国房产市场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框架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经济博弈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中央与地方经济行为关系的运用 | 第16-21页 |
·博弈论及其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博弈论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·房产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博弈 | 第18页 |
·博弈论在分析中央与地方经济行为关系的运用 | 第18-19页 |
·中央与地方在财税政策的博弈 | 第18-19页 |
·中央与地方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的博弈 | 第19页 |
·中央与地方在金融政策的博弈 | 第19页 |
·地方政府之间在房价调控过程中的博弈 | 第19-20页 |
·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价调控中的博弈 | 第21-31页 |
·房价宏观调控基本理论 | 第21-25页 |
·房产价格形成机制 | 第21-23页 |
·中央政府房价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| 第23-24页 |
·地方政府影响房价的具体措施 | 第24-25页 |
·房价博弈背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 | 第25-28页 |
·低房价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 | 第25-26页 |
·高房价下的中央政府的利益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高房价下的地方政府的利益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价调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| 第28-30页 |
·中央与地方利益目标的分离 | 第29页 |
·地方政府获得利益的方式的扭曲 | 第29页 |
·中央对地方的利益约束的缺失 | 第29页 |
·中央政府利益调控的低效 | 第29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房价调控中中央与地方博弈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8页 |
·基本的理论假设 | 第31页 |
·中央与地方博弈的初级“囚徒困境” | 第31-33页 |
·中央与地方博弈的“囚徒困境” | 第33-35页 |
·未引入惩罚机制的博弈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引入惩罚机制的博弈模型 | 第34-35页 |
·“囚徒困境”的深化推演 | 第35-36页 |
·从模型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| 第36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国外中央与地方在房价调控的经验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8-44页 |
·美国政府对房价调控的经验总结 | 第38-41页 |
·房产金融市场上严密的调控体系 | 第38-39页 |
·完善的房产税收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多元化的房产商品供应结构 | 第40-41页 |
·法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| 第41-44页 |
·法国中央对地方的分权改革 | 第41-42页 |
·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法国地方分权的借鉴意义 | 第43-44页 |
6 中央政府对房产价格宏观调控的改善和变革方向 | 第44-50页 |
·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必须在立足于我国国情原则 | 第44页 |
·要发挥两个积极性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中央与地方责权对称原则 | 第45页 |
·政策改革 | 第45-50页 |
·加强利益整合,协调利益关系,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 | 第47页 |
·加强信息沟通,拓宽利益表达渠道,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完备博弈规则,健全法律法规,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备的博弈规则 | 第48页 |
·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反映各方不同利益诉求的制度性沟通管道、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的制度保障 | 第48-50页 |
7 结论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