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测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4-27页 |
·企业应否承担社会责任 | 第14-17页 |
·否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| 第14-15页 |
·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| 第15-17页 |
·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| 第17-20页 |
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 | 第21-23页 |
·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 | 第27-34页 |
·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沿革 | 第27-29页 |
·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| 第27页 |
·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29-34页 |
·"强资本、弱劳工"的不和谐现状 | 第29-31页 |
·商业道德缺失的不和谐表现 | 第31-32页 |
·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的不和谐 | 第32-33页 |
·公益事业责任的缺失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4-41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| 第35-41页 |
·对投资者的指标 | 第35-36页 |
·对员工的指标 | 第36-37页 |
·对消费者的指标 | 第37页 |
·对环境的指标 | 第37-38页 |
·对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指标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型 | 第41-53页 |
·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·灰色综合评价 | 第43-47页 |
·评价等级与标准确定 | 第43-44页 |
·组织评价专家评分,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| 第44页 |
·评价灰类及其计算 | 第44-47页 |
·对各个指标作综合评价 | 第47页 |
·算例 | 第47-53页 |
第6章 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措施 | 第53-57页 |
·内部提升 | 第53-55页 |
·外部提升 | 第55-57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