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论文--中国论文

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--以G市(县级)为个案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6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(一) 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布局问题的高度关注第11-12页
  (二)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第12页
  (三) 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学校(?)源不足第12-13页
 二、研究意义第1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四、研究对象第14-15页
 五、相关问题的说明第15-16页
  (一) 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5页
  (二) 研究内容的说明第15-16页
第二章 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理论综述第16-24页
 一、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第16-19页
  (一) 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研究第16-17页
  (二) 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标准或原则探讨第17页
  (三) 关于撤并或关闭学校的后果研究第17-19页
 二、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的几个普遍视角第19-23页
 三、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概念界定第23-24页
第三章 G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调查第24-41页
 一、G市概况及学校布局调整描述第24-29页
  (一) G市市情第24-25页
  (二) G市教育概况第25-26页
  (三) G市各乡镇人口、学生、教师现状第26-27页
  (四) G市2001年以来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进展状况描述第27-29页
 二、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9-35页
  (一) 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第29-33页
  (二) 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第33-35页
 三、访谈结果整理与归纳第35-41页
  (一) 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认识第36-37页
  (二) 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方式和过程第37-38页
  (三) 学校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第38-41页
第四章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表现与成因分析第41-54页
 一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表现第41-47页
  (一) 布局调整前第41-42页
  (二) 布局调整中第42-43页
  (三) 布局调整后第43-47页
 二、影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因素分析第47-54页
  (一) 主观认识因素第47-49页
  (二) 决策因素第49-50页
  (三) 体制因素第50-51页
  (四) 经费因素第51-52页
  (五) 人口、地理因素第52页
  (六) 情感因素第52-54页
第五章 改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建议和策略第54-62页
 一、开展理论学习,提高认识第54页
 二、加强宣传和沟通,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第54-55页
 三、拓宽经费来源,提供有力的财政保障第55-56页
 四、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办学第56-57页
 五、加快体制建设第57-58页
 六、创新学校布局调整模式第58-59页
 七、构建保障体系第59-61页
 八、充分利用撤并学校各类资源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附录1第65-68页
附录2第68-69页
后记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PICC沈阳市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
下一篇:陕西省征信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