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条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验证性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目录 | 第5-8页 |
| 引言 | 第8-10页 |
| 1 临床研究 | 第10-27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0-12页 |
| ·受试对象的来源 | 第10页 |
| ·诊断标准 | 第10页 |
| ·纳入标准 | 第10-11页 |
| ·排除标准 | 第11页 |
| ·中止试验标准 | 第11页 |
| ·剔除标准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-17页 |
| ·样本数估算 | 第12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治疗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疗效观察指标 | 第14页 |
| ·疗效评定标准 | 第14页 |
| ·安全性评价 | 第14-15页 |
| ·统计分析 | 第15-17页 |
| ·工作流程图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17-27页 |
| ·完成与未完成情况 | 第17-18页 |
| ·各中心病例分组情况 | 第18页 |
| ·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| 第18-20页 |
| ·治疗结果 | 第20-24页 |
| ·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| 第20-21页 |
| ·三个中心疗效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·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·安全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未完成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·不良反应 | 第26-27页 |
| 2 讨论 | 第27-46页 |
| ·祖国医学对胎位不正的认识 | 第27-29页 |
| ·现代医学对胎位不正的认识 | 第29-31页 |
| ·关于艾灸至阴穴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·关于孕周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关于脐带绕颈的发生及处理 | 第33-35页 |
| ·关于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选择 | 第35-39页 |
| ·何谓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| 第35-36页 |
| ·随机对照试验与循证医学 | 第36-37页 |
| ·随机对照试验与循证医学在祖国医学领域应用现状 | 第37-38页 |
| ·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| ·关于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控制 | 第39-42页 |
| ·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及研究基线情况 | 第39页 |
| ·对偏倚和机遇的控制 | 第39-40页 |
| ·随机、对照和盲法 | 第40-41页 |
| ·依从性 | 第41-42页 |
| ·关于艾灸治疗胎位不正的疗效评价 | 第42-44页 |
| ·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作用机理 | 第44-46页 |
|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问题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| 附:文献综述 | 第53-60页 |
| 附:公开发表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