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2-29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2-26页 |
(二) 研究问题和目的 | 第26-29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29-62页 |
(一) 教师知识的含义及构成 | 第29-39页 |
(二) 对教师隐性知识的探讨 | 第39-51页 |
(三) 教师知识的另类视角——专家教师知识的研究 | 第51-53页 |
(四) 教师知识的来源、获取和发展研究 | 第53-54页 |
(五) 对文献综述的总结及评价 | 第54-62页 |
三、研究的理论框架:教师个体知识的理论构建 | 第62-115页 |
(一) 教师个体知识概念的提出 | 第62-65页 |
(二) 教师个体知识的理论基础 | 第65-93页 |
(三) 教师个体知识的理论构建 | 第93-115页 |
四、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| 第115-124页 |
(一) 样本抽取 | 第115-117页 |
(二) 研究设计 | 第117-118页 |
(三) 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| 第118-124页 |
五、研究发现(一):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和应用 | 第124-159页 |
(一) 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 | 第124-130页 |
(二) 教师个体知识的应用 | 第130-159页 |
六、研究发现(二):教师个体知识的获得途径 | 第159-185页 |
(一) 公共显性知识的获取 | 第160-163页 |
(二) 公共隐性知识的获取 | 第163-165页 |
(三) 个人显性知识的获取 | 第165-168页 |
(四) 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取 | 第168-171页 |
(五) 一般综合性教学知识的获取 | 第171-175页 |
(六) 教师个体知识获得途径的发现及讨论 | 第175-185页 |
七、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185-203页 |
一、结论及启示 | 第185-188页 |
二、建议及思考 | 第188-203页 |
附录 | 第203-2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0-226页 |
后记 | 第226-2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