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5页 |
导论 | 第5-11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5-7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(三) 理论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(四) 内容结构安排 | 第10-11页 |
一、科学言语的本体分析 | 第11-21页 |
(一) 科学言语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(二) 科学言语的特征 | 第13-17页 |
(三) 科学言语的功能 | 第17-19页 |
(四) 科学言语在人类言语中的地位 | 第19-21页 |
二、科学言语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检视 | 第21-29页 |
(一) 科学言语在语文课程中的历史和现状考察 | 第21-24页 |
(二) 科学语言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工具 | 第24-25页 |
(三) 科学言语是学科教学的基础言语 | 第25-26页 |
(四) 科学言语是课程评价的主要指标 | 第26-29页 |
三、科学言语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考证 | 第29-42页 |
(一) 科学言语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| 第29-31页 |
(二) 科学言语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桥梁 | 第31-33页 |
(三) 科学言语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| 第33-35页 |
(四) 科学言语能力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| 第35-37页 |
(五) 科学言语是发展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工具 | 第37-40页 |
(六) 科学言语是培养语文表达能力的核心手段 | 第40-42页 |
四、科学言语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建构 | 第42-47页 |
(一) 转变科学言语的教学理念 | 第42-43页 |
(二) 建构科学合理的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语文课“内容体系” | 第43-45页 |
(三) 完善科学言语能力考评机制 | 第45-47页 |
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8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55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