鳀鱼蒸煮液膜浓缩回收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鳀鱼 | 第12-13页 |
·膜分离技术简介 | 第13页 |
·膜分离技术基础研究概况 | 第13-17页 |
·膜分离的传质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膜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膜污染物研究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减轻浓差极化及膜污染的方法 | 第17-21页 |
·料液的预处理 | 第17-18页 |
·膜面性质改良 | 第18-19页 |
·改变操作条件 | 第19-20页 |
·膜的清洗 | 第20-21页 |
·膜分离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·在果蔬汁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·在(废)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23页 |
·本研究立题依据 | 第23-2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超滤法浓缩鳀鱼蒸煮液的工艺研究 | 第26-46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6-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·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·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| 第29-30页 |
·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·膜孔径的确定 | 第31页 |
·操作温度的确定 | 第31页 |
·超滤压力的确定 | 第31页 |
·进样流速的确定 | 第31页 |
·样品pH 的确定 | 第31页 |
·膜污染试验 | 第31页 |
·膜清洗试验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显著性分析 | 第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5页 |
·超滤前样品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膜孔径对膜浓缩过程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聚醚砜超滤膜最佳操作工艺的选择 | 第35-41页 |
·聚醚砜膜清洗方法的研究 | 第41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鳀鱼蒸煮液浓缩蛋白质的超滤数学模型 | 第46-57页 |
·引言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7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47-4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鳀鱼蒸煮液超滤过程的控制 | 第48-49页 |
·纯水膜通量的测定 | 第49页 |
·超滤压力的计算 | 第49页 |
·超滤膜通量的计算 | 第49页 |
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49页 |
·模型参数计算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聚醚砜膜超滤过程 | 第49-50页 |
·超滤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·模型求解与参数估算 | 第52-54页 |
·模型的检验 | 第54-55页 |
·模型的讨论 | 第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纳滤膜浓缩鳀鱼蒸煮液的工艺研究 | 第57-67页 |
·引言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8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5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9页 |
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59页 |
·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| 第59页 |
·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| 第59页 |
·纯水膜通量的测定 | 第59页 |
·纳滤膜的清洗 | 第59页 |
·结果显著性分析 | 第5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6页 |
·鳀鱼蒸煮液纳滤浓缩工艺的研究 | 第59-65页 |
·浓缩倍数对纳滤过程的影响 | 第65页 |
·不同化学清洗剂清洗效果的比较 | 第65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展望 | 第69-70页 |
创新点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