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日动画片比较研究
绪论: 动画的起源和特征 | 第1-9页 |
第一章 “西风东渐”下的中日动画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“西风东渐”下的相同风格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“西风”吹拂下的各自不同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政治背景影响后的不同主题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 政治背景下的动画片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带着脚镣的中国动画 | 第15-17页 |
第三节 表现日常的日本动画 | 第17-20页 |
第四节 改编题材和原创剧本 | 第20-23页 |
第五节 日本动画的最终人文高度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“民族之路”和“拿来主义” | 第26-36页 |
第一节 中国的“民族之路” | 第26-32页 |
·《大闹天宫》 | 第27-29页 |
·剪纸片 | 第29-30页 |
·木偶片 | 第30-31页 |
·水墨动画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日本的“拿来主义” | 第32-36页 |
·完美的视觉追求 | 第32-33页 |
·集体英雄和意志力量 | 第33-35页 |
·敏感细腻的情感回归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巨人和婴儿的市场较量 | 第36-41页 |
第一节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的动画业 | 第36-39页 |
第二节 日本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彻底鲸吞 | 第39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3页 |
注释 | 第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参考影片 | 第45-47页 |
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