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葱种质资源分类及其主要性状分析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18页 |
| ·大葱育种基础性研究的进展 | 第10-11页 |
| ·大葱种质资源分类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生物技术在大葱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| 第11页 |
| ·数量性状在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| ·统计分析在数量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1-13页 |
| ·数量性状分析在育种上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分子标记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| ·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应用 | 第14-15页 |
| ·RAPD 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·分子标记在大葱育种中的应用 | 第16页 |
| ·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2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5页 |
| ·大葱主要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大葱材料 | 第18页 |
| ·试验方案 | 第18页 |
| ·试验观测记载项目 | 第18-19页 |
| ·大葱主要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·材料 | 第19页 |
| ·试验观测记载项目 | 第19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大葱种质资源RAPD 分析 | 第20-25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0-22页 |
| ·供试品种 | 第20-21页 |
| ·酶及主要试剂 | 第21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1页 |
| ·溶液的配制 | 第21-2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2-25页 |
| ·大葱总DNA 的提取 | 第22-23页 |
| ·PCR 扩增 | 第23页 |
| ·电泳分析 | 第23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3.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49页 |
| ·大葱品种类群划分 | 第25-32页 |
| ·大葱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大葱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农艺性状对单株重的多元回归分析 | 第33页 |
| ·农艺性状对单株重的通径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大葱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大葱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RAPD 分析 | 第36-49页 |
| ·DNA 提取 | 第36-37页 |
| ·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37-38页 |
| ·38 个大葱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| 第38-49页 |
| ·引物的筛选 | 第38页 |
| ·PCR 扩增结果 | 第38-39页 |
| ·聚类分析 | 第39-49页 |
| 4. 讨论 | 第49-51页 |
| ·关于大葱数量性状系统分类及分类指标的研究 | 第49页 |
| ·数学统计分析与作物农艺学性状的关系 | 第49页 |
| ·关于RAPD 标记应用于大葱种质资源研究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今后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| 第50-51页 |
| 5.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·大葱部分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 | 第51页 |
| ·大葱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| 第51页 |
| ·大葱分子标记的研究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