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语文小班化合作学习实践研究
前言 | 第1-15页 |
第一章 合作学习概述 | 第15-21页 |
一、合作学习 | 第15-18页 |
二、合作学习相关概念界说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合作学习发展历程 | 第21-34页 |
一、合作学习的兴起 | 第21-25页 |
二、合作学习研究现状 | 第25-34页 |
第三章 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| 第34-41页 |
一、社会心理学的观点 | 第34-36页 |
二、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| 第36-38页 |
三、动机心理学的观点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合作学习教学原理 | 第41-80页 |
一、基本思想 | 第41-49页 |
二、教学策略 | 第49-74页 |
三、教学实施 | 第74-80页 |
第五章 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 | 第80-97页 |
一、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 | 第80-83页 |
二、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| 第83-84页 |
三、语文教学模式的历史思考 | 第84-94页 |
四、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 | 第94-97页 |
第六章 合作学习与小班化教育 | 第97-107页 |
一、小班化教育的特征 | 第97-101页 |
二、小班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| 第101-102页 |
三、我国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条件分析 | 第102-105页 |
四、合作学习与小班化教育 | 第105-107页 |
第七章 合作学习本土化思考 | 第107-144页 |
一、合作学习思想的本土化思考 | 第107-113页 |
二、香港母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| 第113-116页 |
三、台湾母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| 第116-123页 |
四、美国母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| 第123-134页 |
五、德国母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| 第134-140页 |
六、合作学习策略的本土化思考 | 第140-144页 |
第八章 基于合作的小班化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构想 | 第144-154页 |
一、研究架构与假说 | 第144-147页 |
二、研究方法和步骤 | 第147-148页 |
三、研究准备 | 第148-154页 |
第九章 基于合作的小班化语文教学模式建构 | 第154-167页 |
一、教学主张 | 第154页 |
二、基本结构 | 第154-159页 |
三、模式实施说明 | 第159-161页 |
四、教学模式例析 | 第161-167页 |
第十章 基于合作的小班化语文教学模式实证历程 | 第167-198页 |
一、进场准备 | 第167-170页 |
二、进入现场 | 第170-173页 |
三、资料收集 | 第173-176页 |
四、资料整理与分析 | 第176-183页 |
五、实证信度和效度 | 第183页 |
六、结论 | 第183-198页 |
第十一章 基于合作的小班化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 | 第198-223页 |
一、模式选择机制 | 第198-199页 |
二、模式运用范式 | 第199-219页 |
三、模式演进趋势 | 第219-223页 |
结语 | 第223-224页 |
附录 | 第224-274页 |
附录壹 | 第224-228页 |
附录贰 | 第228-230页 |
附录叁 | 第230-233页 |
附录肆 | 第233-236页 |
附录伍 | 第236-238页 |
附录陆 | 第238-247页 |
附录柒 | 第247-248页 |
附录捌 | 第248-252页 |
附录玖 | 第252-261页 |
附录拾 | 第261-263页 |
附录拾壹 | 第263-267页 |
附录拾贰 | 第267-271页 |
附录拾叁 | 第271-273页 |
附录拾肆 | 第273-2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4-280页 |
后记 | 第2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