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10页 |
缩略语 | 第10-12页 |
摘要 | 第12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| 第17-37页 |
一、杆状病毒生活史 | 第17-18页 |
二、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| 第18-32页 |
1.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移载体 | 第20-23页 |
3.重组病毒筛选方法的改进 | 第23-28页 |
4.不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特点分析 | 第28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7页 |
第二章 纳豆激酶研究进展 | 第37-50页 |
1.纳豆 | 第37-38页 |
2.纳豆激酶的生化特性 | 第38-39页 |
3.纳豆激酶的基因结构 | 第39-40页 |
4.纳豆激酶的蛋白质结构 | 第40页 |
5.纳豆激酶的生物学功能 | 第40-41页 |
6.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研究 | 第41-42页 |
7.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| 第42-45页 |
8.纳豆激酶基因工程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第三章 纳豆激酶基因克隆、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| 第50-65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5页 |
·菌株及载体 | 第50页 |
·酶和化学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细菌基因组DNA提取、质粒DNA提取、低熔点胶回收、连接反应等 | 第51页 |
·PCR扩增 | 第51-52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2-53页 |
·纳豆激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| 第53-54页 |
·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纳豆激酶纯化 | 第54页 |
·蛋白质浓度测定 | 第54页 |
·兔抗纳豆激酶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| 第54页 |
·表达产物溶纤活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2.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PCR扩增纳豆激酶基因 | 第55页 |
·pETNK重组质粒鉴定 | 第55-56页 |
·纳豆激酶基因序列测定 | 第56-58页 |
·纳豆激酶的表达 | 第58页 |
·大肠杆菌表达的纳豆激酶纯化 | 第58-59页 |
·抗纳豆激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| 第59-61页 |
·表达产物的溶纤活性分析 | 第61页 |
3.讨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第四章 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在家蚕细胞中表达纳豆激酶 | 第65-82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65-74页 |
·材料 | 第65-66页 |
·方法 | 第66-74页 |
2.结果 | 第74-80页 |
·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| 第74-75页 |
·Bm-BacPAK6病毒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线性化 | 第75-76页 |
·共转染和重组病毒筛选 | 第76页 |
·重组病毒滴度测定 | 第76-77页 |
·重组病毒的Southern blotting杂交鉴定 | 第77-78页 |
·SDS-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 | 第78-79页 |
·表达产物体外纤溶活性检测 | 第79-80页 |
3.讨论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2页 |
第五章 纳豆激酶在家蚕幼虫中表达及纯化 | 第82-94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82-88页 |
·材料 | 第82-85页 |
·方法 | 第85-88页 |
2.结果与分析 | 第88-92页 |
·在家蚕幼虫中表达纳豆激酶 | 第88-89页 |
·家蚕幼虫中表达产物SDS—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 | 第89-90页 |
·家蚕幼虫中表达产物纯化 | 第90-91页 |
·家蚕幼虫中表达产物体外溶纤活性分析 | 第91-92页 |
3.讨论 | 第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第六章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纳豆激酶口服溶纤效果 | 第94-102页 |
1.材料和方法 | 第94-96页 |
·材料 | 第94页 |
·大鼠实验分组 | 第94-95页 |
·纳豆激酶粗酶制备 | 第95页 |
·观察指标及血液标本处理 | 第95页 |
·t-PA和PAI-1活性测定 | 第95-96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96页 |
2.结果与分析 | 第96-100页 |
·灌胃蚕表达纳豆激酶对大鼠血液中组t-PA浓度的影响 | 第96-98页 |
·灌胃蚕表达纳豆激酶对大鼠血液中组PAI-1浓度的影响 | 第98-100页 |
3.讨论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2页 |
第七章 6xHIS-HGM-CSF在家蚕幼虫中表达纯化的研究 | 第102-111页 |
1.材料与方法 | 第102-105页 |
·材料 | 第102-103页 |
·方法 | 第103-105页 |
2.结果与分析 | 第105-108页 |
·pBacPAKHis-GM-CSF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| 第105页 |
·重组家蚕杆状病毒的筛选和鉴定 | 第105-106页 |
·rhGM-CSF在家蚕体内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检测 | 第106-107页 |
·蚕血淋巴中rhGM-CSF的纯化、Western Blotting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3.讨论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109-111页 |
主要结论 | 第111-11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