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1页 |
·国内外植物引种理论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国外关于植物引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学说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关于植物引种理论与方法研究学说 | 第12-13页 |
·矿区生态修复及植物引种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引种植物生物学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·引种植物形态学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关于引种植物物候监测 | 第14-15页 |
·干旱引起引种植物的形态学变化 | 第15-16页 |
·植物水分状况度量的方法 | 第16页 |
·关于干旱和低温对引种植物生理学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干旱和低温与植物保护酶的关系 | 第17页 |
·干旱和低温与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、膜透性关系 | 第17页 |
·干旱和低温对植物的生理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植物抗旱性与抗寒性评价 | 第18页 |
·讨论 | 第18-19页 |
·关于特殊环境如矿区引种 | 第18-19页 |
·矿区引种植物选择存在的问题 | 第19页 |
·关于矿区引种植物的生物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9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2 植物资源调查及种源选择和引种实践 | 第21-35页 |
·引种地白云鄂博矿区概况 | 第21-25页 |
·立地条件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| 第21-22页 |
·水文环境 | 第22页 |
·土壤及植被概况 | 第22-25页 |
·气候特征分析 | 第25页 |
·植物资源调查 | 第25-28页 |
·引种地限制因素分析 | 第28页 |
·引种实践 | 第28-30页 |
·引种目标的确定 | 第30页 |
·引种材料繁殖方法研究 | 第30-35页 |
·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基质及生长素处理对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四种植物播种繁殖发芽率统计结果 | 第32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32-35页 |
3 引种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| 第35-6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5-41页 |
·材料培养与处理 | 第35-3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6-41页 |
·表观形态特征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测定 | 第37页 |
·叶片自由水、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叶片气孔显微结构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叶片蜡质含量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丙二醛(MDA)含量的测定 | 第39页 |
·几种渗透调节物质的提取与含量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58页 |
·表观形态特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| 第41-43页 |
·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| 第43-45页 |
·水分胁迫对叶片自由水、束缚水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显微结构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水分胁迫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水分胁迫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叶片蜡质含量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| 第50页 |
·水分胁迫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水分胁迫对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水分胁迫对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·游离脯氨酸含量 | 第52-53页 |
·可溶性蛋白含量 | 第53-54页 |
·可溶性糖含量 | 第54页 |
·水分胁迫对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54-58页 |
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 | 第54-55页 |
·过氧化氢酶(CAT)活性 | 第55-56页 |
·过氧化物酶(POD)活性 | 第56-57页 |
·抗坏血酸—过氧化物酶(APX)活性 | 第57-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65页 |
·植物抗旱性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及筛选 | 第58-61页 |
·干旱条件下光合能力与干物质分配及形态之间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·干旱条件下植物表观形态特征相关指标的筛选 | 第59-60页 |
·干旱条件下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的筛选 | 第60-61页 |
·四种园林树种抗旱性综合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不同抗旱指标对4种植物抗旱差异性的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的抗旱性综合分析 | 第62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7页 |
4 引种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| 第67-7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7-69页 |
·材料培养与处理 | 第67页 |
·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叶片电导率的测定 | 第67页 |
·丙二醛(MDA)含量的测定 | 第67页 |
·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| 第67-68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9-73页 |
·低温处理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| 第69页 |
·低温处理对丙二醛(MDA)含量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低温处理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·5种植物幼苗抗低温性综合评价 | 第71-73页 |
·讨论与小结 | 第73-75页 |
·讨论 | 第73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75-77页 |
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·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图版 | 第87-95页 |
附表 | 第95-9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97-99页 |
导师简介1 | 第99-101页 |
导师简介2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