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--以河北省为例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2页 |
| ·论文框架 | 第12-14页 |
|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| 第14-20页 |
| ·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| ·社会救助和教育救助理论研究 | 第17-20页 |
| ·社会救助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教育救助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3 河北省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现状 | 第20-30页 |
| ·高校的救助政策的发展阶段 | 第20-21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| ·普通高等学校 | 第21页 |
| ·社会救助 | 第21页 |
| ·教育救助 | 第21页 |
| ·贫困大学生 | 第21-22页 |
| ·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生整体情况 | 第22-25页 |
| ·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情况 | 第22-24页 |
| ·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生情况 | 第24-25页 |
| ·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生认定流程 | 第25-27页 |
| ·贫困生认定标准 | 第25-26页 |
| ·贫困生认定流程 | 第26-27页 |
| ·现有的高校教育救助体系 | 第27-30页 |
| ·教育救助法规 | 第27页 |
| ·救助资金来源 | 第27-28页 |
| ·教育救助方式 | 第28-30页 |
| 4 河北省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0-41页 |
| ·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6页 |
| ·贫困生的认定机制存在缺陷 | 第30-32页 |
| ·资助体系分散,资金分配不均 | 第32页 |
| ·勤工助学问题 | 第32-34页 |
| ·教育救助观念落后 | 第34页 |
| ·减免学费及助学贷款引发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| ·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| 第36-41页 |
| ·经济因素 | 第36-38页 |
| ·制度因素 | 第38-39页 |
| ·社会因素 | 第39-41页 |
| 5 对策及建议 | 第41-48页 |
| ·政府方面 | 第41-43页 |
| ·完善教育救助的法律规范 | 第41页 |
| ·明确政府职责,建立考核体系 | 第41-43页 |
| ·构建网络体系 | 第43页 |
| ·学校方面 | 第43-45页 |
| ·完善贫困生的认定体系 | 第43-44页 |
| ·完善创新资助方式 | 第44-45页 |
| ·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 | 第45页 |
| ·社会方面 | 第45-48页 |
| ·鼓励企业由奖励转向救助 | 第45-46页 |
| ·建立高校教育救助基金会 | 第46页 |
| ·发挥校友会的作用 | 第46-48页 |
| 6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1-53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