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序 | 第8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| 2 加强高校艺术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意义 | 第13-23页 |
| ·高校艺术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| 第13-17页 |
| ·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| 第13-15页 |
| ·高校艺术团与美育 | 第15页 |
| ·高校艺术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| 第15-17页 |
| ·高校艺术团的发展、管理与成果 | 第17-19页 |
| ·在探索中涌现与发展 | 第17-18页 |
| ·在实践中形成有效管理 | 第18-19页 |
| ·在奋进中获得可喜成果 | 第19页 |
| ·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| 第19-23页 |
| 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19-21页 |
| ·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| 第21-22页 |
| 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| 第22-23页 |
| 3 高校艺术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| 第23-29页 |
| 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| 第23-25页 |
| ·具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共同特征 | 第23-24页 |
| 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的重要形式 | 第24-25页 |
| 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| 第25-29页 |
| ·导向和传播作用 | 第25-26页 |
| ·激励和熏陶作用 | 第26-27页 |
| ·凝聚和辐射作用 | 第27页 |
| ·启迪和创新作用 | 第27-29页 |
| 4 影响高校艺术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9-36页 |
| ·影响高校艺术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| ·资金短缺,排练硬件条件不足 | 第29页 |
| ·师资力量不足,队伍不稳定 | 第29-30页 |
| ·团员水平和排练积极程度不等、流动性大 | 第30-31页 |
| ·艺术活动思想内涵不足 | 第31页 |
| ·影响力、普及程度不够 | 第31-32页 |
| ·影响高校艺术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的原因 | 第32-36页 |
| ·认识不足 | 第32页 |
| ·艺术团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| 第32-33页 |
| ·艺术团团员管理制度不完备 | 第33-34页 |
| ·对艺术团导向意识不够清晰 | 第34页 |
| ·宣传不到位,活动参与性有待提高 | 第34-36页 |
| 5 加强高校艺术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对策 | 第36-47页 |
| ·加强自身建设,为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 | 第36-39页 |
| ·提高认识,给予物质保障 | 第36-37页 |
| ·完善艺术团教师管理体制 | 第37-38页 |
| ·完善艺术团团员管理体制 | 第38-39页 |
| ·加强思想建设,充分发挥导向和传播作用 | 第39-41页 |
| ·加强艺术团思想建设 | 第39-40页 |
| ·提高艺术团活动的思想内涵 | 第40-41页 |
| ·提升艺术水准,充分发挥激励和熏陶作用 | 第41-44页 |
| ·提高专职教师业务水平 | 第41-43页 |
| ·有效规划艺术团训练和演出 | 第43页 |
| ·积极参加比赛和交流活动 | 第43-44页 |
| ·加大宣传力度,充分发挥凝聚和辐射作用 | 第44-45页 |
| ·整合校内资源,加大校内宣传 | 第44-45页 |
| ·挖掘校外资源,扩大校外影响 | 第45页 |
| ·丰富活动形式,充分发挥启迪和创新作用 | 第45-47页 |
| ·提高参与性 | 第46页 |
| ·加强多样性 | 第46-47页 |
| 6 结语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0-52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