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导论 | 第1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·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0-12页 |
·现行的绩效衡量模式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BSC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绩效影响因素的构建框架存在哪些缺陷 | 第11页 |
·EVA为什么是一种综合性最强、能够有效揭示股东价值创造水平的指标 | 第11页 |
·如何将EVA导入BSC,构建一个全景式的战略性绩效影响因素的衡量与控制体系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2-28页 |
·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历史 | 第12-15页 |
·成本业绩评价时期(19世纪初--20世纪初) | 第12-13页 |
·财务绩效评价时期(20世纪初--20世纪90年代) | 第13-14页 |
·企业绩效评价的创新时期(20世纪90年代至今) | 第14-15页 |
·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 | 第15-18页 |
·以公认会计准则(GAAP)为计量基础的传统财务指标体系 | 第15页 |
·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| 第15-16页 |
·以剩余收益、经济价值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| 第16页 |
·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| 第16-17页 |
·引进了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 | 第17-18页 |
·现行评价模式的缺陷 | 第18-28页 |
·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评价模式的缺陷 | 第18-21页 |
·平衡计分卡模式的发展:有关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| 第21-28页 |
第三章 面向股东价值目标的EVA | 第28-37页 |
·股东价值最大化是管理效果的最终衡量 | 第28-31页 |
·企业的经济性质决定了股东价值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| 第28-29页 |
·多目标的误导 | 第29-30页 |
·多元观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分散了企业经营者价值创造视野,造成经营失焦 | 第30-31页 |
·EVA的涵义 | 第31-33页 |
·EVA的作用和意义 | 第33-36页 |
·考虑了资本成本,融入了现代财务管理思想 | 第33-34页 |
·综合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要素 | 第34-35页 |
·对传统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调整,产生了更加可靠的EVA值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导入EVA的BSC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 | 第37-65页 |
·导入EVA的BSC体系的构建及阐释 | 第37-57页 |
·财务层 | 第38-46页 |
·客户层 | 第46-52页 |
·内部程序层 | 第52-55页 |
·学习与成长层 | 第55-57页 |
·该评价体系的特征 | 第57-59页 |
·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标,强烈的价值导向 | 第57-58页 |
·战略聚焦性 | 第58页 |
·全景式的视角,充分考虑了各个重要的股东价值关联者 | 第58-59页 |
·将战略性绩效影响因素结构化,有利于决策分析和战略实施 | 第59页 |
·该评价体系的作用 | 第59-62页 |
·战略性绩效指示器 | 第59-60页 |
·企业内外环境的传感器 | 第60页 |
·企业运营管理的调控器 | 第60-61页 |
·企业获得长期增长的战略基石 | 第61-62页 |
·运用该模型构建战略性绩效评价与控制体系的一个实例 | 第62-65页 |
·体系的构建 | 第62-63页 |
·问题及思考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