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一、 引论 | 第8-9页 |
二、 转喻的提出和内涵的界定 | 第9-13页 |
三、 转喻在文学中的传统存在形态 | 第13-18页 |
四、 转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存在形态 | 第18-30页 |
(一) 转喻和后现代主义的相通 | 第18-23页 |
1 、 内在精神:解构之中的转喻 | 第19-20页 |
2 、 文化逻辑:话语层面上的转喻 | 第20-23页 |
(二) 转喻在文学方面的运作 | 第23-30页 |
1 、 创作:从隐喻后退 | 第23-26页 |
2 、 解读:不经意间解构 | 第26-30页 |
五、 转喻研究的启发意义和未来前景 | 第30-33页 |
注释 | 第33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38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