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5页 |
| ·意义 | 第6-9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7-9页 |
| ·实际意义 | 第9页 |
| ·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历史和现状 | 第9-15页 |
| ·第一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| 第9-10页 |
| ·第二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| 第10页 |
| ·第三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| 第10-11页 |
| ·第四代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 | 第11-13页 |
| ·RTDS(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s) | 第13页 |
| ·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的改进和完善 | 第13-14页 |
| ·本文的章节和时间进度安排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现状描述 | 第15-20页 |
| ·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的整体结构 | 第15-18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15页 |
| ·技术要求 | 第15-17页 |
| ·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| ·上位机软件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| ·无零序信号输出 | 第18-19页 |
| ·COMTRADE 格式数据转化模块的兼容性问题 | 第19页 |
| ·文档有待科学化管理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上位机后台软件的改进和改进后测试仪的整体测试 | 第20-39页 |
| ·上位机后台软件简介 | 第20-21页 |
| ·上位机后台软件的改进 | 第21-29页 |
| ·测试仪软件的零序信号输出 | 第22页 |
| ·测试仪软件COMTRADE 格式数据转化模块的设计 | 第22-29页 |
| ·对设计文档运用软件工程相关理论进行科学管理 | 第29-32页 |
| ·对改进后测试仪的整体测试 | 第32-39页 |
| ·建模 | 第32页 |
| ·仿真 | 第32-33页 |
| ·通讯 | 第33-34页 |
| ·输出 | 第34-39页 |
| 第四章 其他工作 | 第39-42页 |
| ·改善输出信号质量 | 第39页 |
| ·对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各模块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·测试仪的抗干扰电磁兼容(EMC)措施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应用测试仪对专业设备进行测试 | 第42-51页 |
| ·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应用于高精度故障录波器 | 第42-47页 |
| ·被测试系统原理概述 | 第42-43页 |
| ·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| 第43页 |
| ·测试仪对于高精度录波器的测试 | 第43-47页 |
| ·测试结论 | 第47页 |
| ·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应用于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 | 第47-48页 |
| ·被测试系统原理概述 | 第47-48页 |
| ·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| 第48页 |
| ·测试结论 | 第48页 |
| ·暂态行波保护测试仪用于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方案 | 第48-51页 |
| ·被测试系统原理概述 | 第48-49页 |
| ·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 | 第49-50页 |
| ·测试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