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挪跌宕的灵魂——莫言创作论
一、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二、 英文摘要 | 第7-11页 |
三、 正文 | 第11-48页 |
(一) 性爱.生命力.国民劣根性 | 第12-24页 |
1 、 激狂性爱的赞美 | 第13-16页 |
2 、 狂热生命力的弘扬 | 第16-18页 |
3 、 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鞭挞 | 第18-24页 |
(1) 种的退化 | 第19-22页 |
(2) 酒的破坏力和同化力 | 第22-23页 |
(3) 食婴主题 | 第23-24页 |
(4) 重铸民族魂的精神探求 | 第24页 |
(二) 感觉.激情.叙事 | 第24-37页 |
1 、 鲜活丰盈的艺术感觉 | 第25-30页 |
(1) 陌生化 | 第26-27页 |
(2) 刺激性 | 第27页 |
(3) 色彩 | 第27-28页 |
(4) 审丑 | 第28-30页 |
2 、 热烈酬畅的主观激情 | 第30-32页 |
3 、 自由开放的叙事方式 | 第32-37页 |
(1) 时空概念被打破 | 第32-33页 |
(2) 叙述主体转换 | 第33-35页 |
(3) 反讽 | 第35-36页 |
(4) 口语话 | 第36-37页 |
4 、 审美风格的评估 | 第37页 |
(三) 民间立场.狂欢话语 | 第37-48页 |
1 、 民间立场的确立 | 第38-42页 |
2 、 肉体的政治伦理学 | 第42-43页 |
3 、 狂欢节的精神图景 | 第43-48页 |
四、 注释 | 第48-50页 |
五、 参考文献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