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--城市经济理论论文

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

导论第1-21页
 一、 选题意义和经过第10-12页
 二、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三、 主要观点和创新第16-21页
第一章 城市水环境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1-40页
 第一节 题解与水环境第21-22页
 第二节 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述评第22-30页
  一、 马克思主义关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论述第22-23页
  二、 西方经济学关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论述第23-26页
  三、 我国当前关于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述评第26-30页
 第三节 城市水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第30-34页
  一、 城市水环境与聚集效应第30-31页
  二、 城市水环境与城市功能定位、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第31-32页
  三、 城市水环境与公共物品理论第32-33页
  四、 城市水资源开发与外部性理论第33页
  五、 城市水资源与产权理论第33-34页
 第四节 城市水环境与城市化第34-38页
 第五节 城市水环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第38-40页
第一篇 中国水环境的严峻形势与问题第40-71页
 第二章 中国水环境的现状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剖析第41-71页
  第一节 我国水环境的严峻形势第41-51页
   一、 当前我国城市水环境的的现状及历史比较分析第43-45页
   二、 水环境的国际比较分析第45-51页
  第二节 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第51-63页
   一、 水资源短缺第51-59页
   二、 水质恶化第59-61页
   三、 水资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第61-63页
  第三节 城市水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剖析第63-71页
   一、 客观原因第63-67页
   二、 人为原因第67-71页
第二篇 中国水环境的改善第71-104页
 第三章 中国水资源量的改善第71-95页
  第一节 我国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可能性与预测分析第71-74页
  第二节 端正认识——必须改善和强化宏观调控第74-77页
   一、 强化水资源的管理第75页
   二、 实现系统化管理第75-77页
   三、 健全流域体系管理模式第77页
  第三节 水量改善的目标定位第77-79页
   一、 增量目标第77-78页
   二、 效用目标第78页
   三、 结构目标第78-79页
  第四节 水量改善的对策措施第79-95页
   一、 工程措施第79-94页
   二、 经济措施、管理措施、法律措施第94-95页
 第四章 中国水资源质的改善第95-104页
  第一节 水质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第95-97页
  第二节 水质改善的经济学分析第97-104页
   一、 产业规划原则与对策第97-98页
   二、 污染者付费原则与对策第98-101页
   三、 许可证原则及对策第101-102页
   四、 水资源环境分区原则及对策第102-103页
   五、 科技创新原则与对策第103页
   六、 其他原则与对策第103-104页
第三篇 城市水资源的经营与管理第104-245页
 第五章 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第104-135页
  第一节 城市节水与经济发展第104-113页
  第二节 科学构建城市水资源的开发机制第113-118页
  第三节 完善水资源的产业合理利用机制第118-124页
  第四节 我国水资源长期利用的趋势分析第124-128页
  第五节 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证分析及预测第128-135页
 第六章 构建城市水资源的准市场化配置模式第135-173页
  第一节 城市水资源准市场化配置模式第135-151页
  第二节 传统水资源配置模式及其弊端第151-154页
  第三节 水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简析第154-156页
  第四节 建立水权市场实行城市水权贸易第156-173页
 第七章 完善城市水资源价格机制第173-200页
  第一节 城市供水定价的理论分析第174-182页
  第二节 城市供水价格机制的构建第182-194页
  第三节 级差水价与选择性两部制水价的制定第194-200页
 第八章 健全城市水资源的运营机制第200-222页
  第一节 我国传统城市水资源运营机制存在问题第200-207页
  第二节 建立城市水资源的合理投资机制第207-219页
  第三节 构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经营模式第219-222页
 第九章 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第222-245页
  第一节 传统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第222-233页
  第二节 构建城市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第233-241页
  第三节 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第241-245页
参考文献第245-249页
后记第249页

论文共2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桥梁风效应的数值方法及应用
下一篇: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新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