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风效应计算常用的离散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不可压流计算方法 | 第13-21页 |
| ·涡量-流函法 | 第14-15页 |
| ·人工压缩法 | 第15页 |
| ·SIMPLE算法 | 第15-16页 |
| ·MAC算法 | 第16-17页 |
| ·PISO算法 | 第17页 |
| ·Projection算法 | 第17-21页 |
| ·风效应计算的相关问题 | 第21-25页 |
| ·结构多尺度问题-湍流模拟 | 第21-24页 |
| ·并行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·风效应的数值研究成果 | 第25-27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7-28页 |
| 第2章 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 | 第28-65页 |
| ·时变区域内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 | 第28-40页 |
| ·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二维任意变形区域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 | 第29-36页 |
| ·运动的刚性断面绕流场的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| 第36-40页 |
| ·运动物体绕流问题的有限差分法 | 第40-50页 |
| ·非守恒型控制方程时间离散的Projection-2格式 | 第40-43页 |
| ·求解方程的有限差分离散和边界条件 | 第43-44页 |
| ·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 | 第44-46页 |
| ·多层网格法 | 第46-50页 |
| ·运动物体绕流问题的有限体积法 | 第50-55页 |
| ·守恒型控制方程时间离散的Projection-2格式 | 第50-52页 |
| ·求解方程的有限体积离散和边界条件 | 第52-55页 |
| ·气动力的描述方式及气动导数的计算 | 第55-59页 |
| ·气动力的描述方式 | 第56-57页 |
| ·由数值计算得到的气动力提取气动导数 | 第57-59页 |
| ·颤振临界风速的计算方法 | 第59-64页 |
| ·Scanlan求颤振临界风速的方法 | 第59-62页 |
| ·多模态参与单参数搜索M-S法 | 第62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3章 数值模拟平板的气动导数 | 第65-82页 |
| ·理想平板气动导数的计算 | 第65-74页 |
| ·薄平板气动导数的计算 | 第74-8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| 第4章 流线型箱梁截面气动导数的计算 | 第82-96页 |
| ·虎门大桥气动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计算 | 第82-89页 |
| ·丹麦大带东桥气动导数和颤振临界风速计算 | 第89-9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| 第5章 提高颤振临界风速的气动措施 | 第96-106页 |
| ·概述 | 第96-97页 |
| ·理想平板中央开槽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 | 第97-101页 |
| ·主梁风嘴形状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 | 第101-10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| 第6章 横风中列车车辆及桥梁的气动特性研究 | 第106-120页 |
| ·概述 | 第106-107页 |
| ·车辆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| 第107-108页 |
| ·车辆、桥梁绕流的数学模型及数值实现 | 第108-110页 |
| ·横风中YZ_(22)型车辆、16米T形简支梁桥及二者组合体的气动特性 | 第110-114页 |
| ·横风中双层客车车辆、24米预应力T形简支梁桥及二者组合体的气动特性 | 第114-116页 |
| ·双层客车车辆在路堤上的气动特性 | 第116-117页 |
| ·二种车辆及其在简支梁桥上的气动特性比较 | 第117-118页 |
| ·T形简支梁桥风荷载探讨 | 第118-1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0页 |
| 第7章 结语 | 第120-123页 |
| 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120-122页 |
| ·需改进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122-1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3-130页 |
| 致谢 | 第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