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理论论文

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

内容提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2页
导言第12-16页
 一 本课题的现实基础第12-16页
  二 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缘起第12-15页
  三 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第15-16页
第一部分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基础理论第16-70页
 第一章 什么是法治第18-30页
  一 法治的涵义第18-19页
  二 法治的内在精神第19-27页
  三 把握法治概念应注意的要点第27-30页
 第二章 什么是法治化第30-48页
  一 法治化的内涵及其演进逻辑第30-31页
  二 法治化的历史发展第31-34页
  三 法治化与市场化?民主化?国际化的关联性第34-48页
 第三章 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化第48-70页
  一 社会主义法治化之问题的由来及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涵义第48-50页
  二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探索历程第50-59页
  三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主要内容第59-70页
第二部分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必然性第70-112页
 第四章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必然要求第72-82页
  一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及其严重危害第72-75页
  二 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化是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关键第75-82页
 第五章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继承资本主义文明的必然要求第82-95页
  一 现代法治文明是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文明第82-85页
  二 社会主义法治化--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法治文明的借鉴第85-91页
  三 社会主义法治化--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法治文明的超越第91-95页
 第六章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95-112页
  一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96-100页
  二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100-107页
  三 社会主义法治化是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107-112页
第三部分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现实性第112-154页
 第七章 社会主义法治化之可行性的理论分析:社会主义与法治在内在精神上的契合第114-131页
  一 “人民主权”与“法律至上”的契合第114-116页
  二 “社会公正”与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的契合第116-120页
  三 “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”与“权力制约”的契合第120-122页
  四 “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旨归”与“保护人权”的契合第122-131页
 第八章 社会主义法治化之可行性的现实考察: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动力机制第131-154页
  一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初始动力:对国际共运中人治悲剧的深层反思第131-134页
  二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经济动力:经济市场化改革第134-139页
  三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政治动力:政治民主化改革第139-145页
  四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精神动力: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第145-148页
  五 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外部动力:全球化的挑战第148-154页
结束语: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法治化问题,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第154-157页
附录:参考文献第157-163页
后记:第163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小学“校本管理”模式的构建
下一篇:道德学习:从知识到生活的革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