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教学理论问题研究
论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一、 引 论 | 第8-12页 |
二、 地理教学的价值定位 | 第12-41页 |
(一) 地理教育的时代视角 | 第12-23页 |
1. 地理教育昨天的简要回顾 | 第12-13页 |
2. 地理教育今天的使命 | 第13-23页 |
(二) 当代地理教学的价值取向体系构成 | 第23-31页 |
1. 环境教育 | 第24-25页 |
2. 契合点文化传承 | 第25-26页 |
3. 科学技术再认 | 第26-27页 |
4. 创造力开发 | 第27-30页 |
5. 全球观念形成 | 第30页 |
6. 学会认知 | 第30-31页 |
(三) 地理教学的价值取向的整合 | 第31-35页 |
1. 社会与个体的整合 | 第32-33页 |
2. 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| 第33-34页 |
3. 知识与智力的整合 | 第34页 |
4. 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整合 | 第34-35页 |
(四) 地理教学的检讨 | 第35-41页 |
1. 地理教学目的的反思 | 第35-38页 |
2. 地理教学内容的审察 | 第38-39页 |
3. 地理教学方法的批判 | 第39-41页 |
三、 地理教学目的确立 | 第41-69页 |
(一) 地理教学目的的观照 | 第41-56页 |
1. 几种教学目的论的影响 | 第41-48页 |
2. 国外地理教学目的评价 | 第48-56页 |
(二) 地理教学目的的确立 | 第56-61页 |
1. 地理教学目的确立的方法论 | 第57-58页 |
2. 地理教学目的体系构成与相互关系及特点 | 第58-61页 |
(三) 地理教学目的体系内容 | 第61-69页 |
1. 以理论和应用为主的地理知识目的 | 第61-62页 |
2. 以社会技能为最高层次的地理技能目的 | 第62-66页 |
3. 以个体品格为主的地理品格目的 | 第66-69页 |
四、 地理教学内容改革 | 第69-76页 |
(一)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是改革的基础 | 第69-70页 |
1. 现代地理学的产生 | 第69-70页 |
2. 现代地理学的特点 | 第70页 |
(二) 地理教学内容体系 | 第70-76页 |
1. 构成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价值分析 | 第70-71页 |
2. 确定地理教学内容的原则 | 第71-73页 |
3. 地理教学内容框架 | 第73-76页 |
五、 地理教学方法建设 | 第76-101页 |
(一) 地理教学特点 | 第76-88页 |
1. 地理教学过程的实质 | 第76-79页 |
2. 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| 第79-83页 |
3. 地理活动教学模式构建 | 第83-86页 |
4. 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| 第86-88页 |
(二) 地理活动教学方法体系 | 第88-94页 |
1. 地理教学方法特点 | 第88-91页 |
2. 地理教学方法的结构 | 第91-93页 |
3. 地理活动教学的方法体系 | 第93-94页 |
(三) 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选择 | 第94-101页 |
1. 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程序 | 第94-95页 |
2. 地理教学方法的实践选择 | 第95-101页 |
六、 结束语 | 第101-104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后 记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