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产性受众的十年—对网络写手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的缘起 | 第8-9页 |
·现实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问题的界定 | 第9页 |
·国内网络写手研究现状分析 | 第9-12页 |
·对网络写手的认识 | 第9-10页 |
·我国对生产性受众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对网络写手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12页 |
·深度访谈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网络写手产生的时空背景 | 第15-24页 |
·文学纸媒文本“等级制度”的限制 | 第15-17页 |
·文学生产体制的制约 | 第15页 |
·写作水平的高标准要求 | 第15-16页 |
·成名作家享有“绿色通道” | 第16-17页 |
·读屏时代的文学变异 | 第17-19页 |
·迎合读者阅读口味 | 第17-19页 |
·写手写作出发点以个人情感为主 | 第19页 |
·自由写作空间 | 第19-24页 |
第三章 网络写手的时代性与类型性 | 第24-36页 |
·三代网络写手 | 第24-26页 |
·第一代网络写手--萌芽时期 | 第24页 |
·第二代网络写手--白银时代 | 第24-25页 |
·第三代网络写手--黄金时代 | 第25-26页 |
·网络写手的类型 | 第26-32页 |
·专业型写手 | 第26-27页 |
·话题型写手 | 第27页 |
·参与型写手 | 第27-28页 |
·底边型写手 | 第28-32页 |
·网络写手的时代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网络写手普遍年轻化 | 第32-33页 |
·网络写手城市化 | 第33页 |
·网络写手信仰缺失 | 第33-34页 |
·网络写手重新建构文学写作 | 第34-36页 |
·作家身份的贬低 | 第34页 |
·写作的价值标准降低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网络写手的自我认知 | 第36-44页 |
·网络写手的超位性 | 第36-38页 |
·超位性的定义 | 第36页 |
·网络写手超越的特点 | 第36-38页 |
·女性话语空间的拓展 | 第38-40页 |
·“穿越”背后的社会渲泄 | 第40-44页 |
·清穿小说引发穿越热潮 | 第40-41页 |
·穿越小说创造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| 第41-44页 |
第五章 网络传播与写作趋势:作者的异化 | 第44-50页 |
·文本的狂欢 | 第44-45页 |
·继承精华行恶搞之路 | 第44-45页 |
·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| 第45页 |
· | 第45-47页 |
·穿马甲行走 | 第45-46页 |
·传统作家融入到网络空间 | 第46-47页 |
·网络写手社会角色转换 | 第47-50页 |
·成功转型其他职业 | 第47-48页 |
·转换为专职作家 | 第48-50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