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子建小说中的“傻子”形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一、“傻子”形象概念界定 | 第7-8页 |
二、“傻子”文学写作传统 | 第8-10页 |
三、“傻子”形象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迟子建笔下的“傻子”形象 | 第13-23页 |
第一节 “傻子”形象分类 | 第13-16页 |
一、病理学意义上的“傻子” | 第13-15页 |
二、社会学意义上的“傻子”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“傻子”形象的特征 | 第16-23页 |
一、儿童特质 | 第16-19页 |
二、憨痴快乐 | 第19-20页 |
三、亲近自然 | 第20-21页 |
四、心性善良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“傻子”形象的成因 | 第23-34页 |
第一节 难忘的童年经历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温情的创作倾向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孤独的伤怀之美 | 第27-30页 |
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濡染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“傻子”形象的叙事学意义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陌生化的叙述视角 | 第34-36页 |
第二节 巧妙的人称叙述机制 | 第36-41页 |
一、常人视角凌驾其上的第一人称叙述 | 第37-39页 |
二、第三人称旁观者视角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“傻子”视角的反讽性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