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页 |
第1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8-20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8-13页 |
·惊恐障碍 | 第8-9页 |
·惊恐发作 | 第9页 |
·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| 第9-10页 |
·条件性情绪反应 | 第10页 |
·暗示性学习 | 第10页 |
·情感组织者技术 | 第10-11页 |
·元认知干预技术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惊恐障碍诊断标准 | 第13-14页 |
·惊恐障碍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| 第14页 |
·惊恐障碍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 | 第14-15页 |
·惊恐障碍的误诊学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 | 第17-18页 |
·惊恐障碍的心理治疗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| 第19-20页 |
·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0页 |
第2章 研究方法 | 第20-38页 |
·被试 | 第20-26页 |
·被试1 背景资料 | 第21-23页 |
·自然情况 | 第21页 |
·症状表现 | 第21-22页 |
·发病原因 | 第22-23页 |
·就医经历 | 第23页 |
·被试2 背景资料 | 第23-25页 |
·自然情况 | 第23页 |
·症状表现 | 第23-24页 |
·发病原因 | 第24页 |
·就医经历 | 第24-25页 |
·被试3 背景资料 | 第25-26页 |
·自然情况 | 第25页 |
·症状表现 | 第25页 |
·发病原因 | 第25-26页 |
·就医经历 | 第26页 |
·实验工具 | 第26-28页 |
·汉密顿焦虑量表(Hamilton Anxiety Scale,HAMA) | 第26-27页 |
·焦虑自评量表(SAS) | 第27-28页 |
·其它 | 第28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28-38页 |
·实验时间 | 第28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29-38页 |
·认知调整 | 第29-36页 |
·暗示训练 | 第36-37页 |
·元认知辅导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三名被试惊恐发作次数的变化 | 第38-39页 |
·三名被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(HAMA)得分变化 | 第39-40页 |
·三被试焦虑自评量表(SAS)得分变化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41-47页 |
·惊恐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探讨 | 第41-45页 |
·影响干预效果因素的探讨 | 第45页 |
·小样本实验设计在心理干预实验中的应用 | 第45-46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46-47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46-47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47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1 | 第51-52页 |
附录2 | 第52-53页 |
附录3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