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中学教师开展合作教研的实践研究--以上海市某区M中学为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绪论第12-27页
 一、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2-17页
  (一) 新课程推进中校本教研活动出现许多问题第12-14页
  (二) 来自西方国家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启示第14-15页
  (三) 学校教研呼唤合作型教研组织第15-17页
 二、重要概念的界定第17-18页
 三、研究的意义第18-20页
  (一) 合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第18-19页
  (二) 合作教研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9页
  (三) 合作教研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第19-20页
 四、文献综述第20-27页
  (一) 国外教师合作教研现状第20-21页
  (二) 国内教师合作教研现状第21-23页
  (三) 中学合作教研的已有文献综述第23-27页
第一章 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7-36页
 一、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7-32页
  (一) 上传下达,行政化色彩浓第27页
  (二) 内容单调,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讨第27-29页
  (三) 学校要为校本教研保驾护航仍不足第29页
  (四) 名校、名师等优质资源利用率不高第29-30页
  (五) 教研员等专业人员引领与教师需求有差距第30-31页
  (六) 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,缺乏自觉研修第31页
  (七) 从事学科的学校领导深入教研活动少第31-32页
  (八) 学校教研:学校缺少有效的教研制度及管理第32页
 二、中学教师合作教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-36页
  (一) 学校管理层面,缺少氛围营造和制度建设第32-34页
  (二) 教研组层面,缺少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第34-35页
  (三) 教师层面,缺少内在动机和有效评价制度第35页
  (四) 在应试教育氛围较浓的情况下,教研地位削弱第35-36页
第二章 中学教师合作教研实践探索——以上海市某区M中学合作教研为例第36-61页
 一、上海市某区M中学概况及教研机构第36-39页
  (一) M中学学校概况第36页
  (二) M中学教师概况第36-37页
  (三) M中学教师教研机制第37-39页
 二、上海市某区M中学五大合作教研策略(依据、案例、模式、分析)第39-54页
  (一) 基于合作的课堂教学微格观察与诊断策略第39-42页
  (二) 基于合作互动的“教学问题大会诊”策略第42-45页
  (三) 基于个体差异、资源共享的合作教学策略第45-48页
  (四) 基于诊断、反思、改进的课堂合作教学评估活动策略第48-50页
  (五) 基于自我总结反思的案例和课例研究策略第50-54页
 三、上海市某区M中学合作教研其他拓展模式第54-55页
  (一) 加强“临床教学研究”第54页
  (二) 倡导“叙事研究”第54页
  (三) 推进“课堂事件调查”第54页
  (四) 建立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”第54页
  (五) 成立“教师沙龙”第54-55页
 四、上海市某区M中学合作教研取得的成绩第55-61页
  (一) 教师基于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第55页
  (二) 教师在自我反思基础上提升为课题研究第55页
  (三) 教学理念在多元价值融合中实现质的飞跃第55-56页
  (四) 提高了合作研究的能力,促进了专业发展第56-57页
  (五) 打破学科界限,发展教师整合创新能力第57页
  (六) 打开教研思路,创新了校本研修活动形式第57页
  (七) 创造了聚焦课堂、平等对话的教研氛围第57-58页
  (八) 校本合作教研的内容有发展第58页
  (九) 教师养成了反思的良好习惯第58-59页
  (十) 形成学校合作教研文化和精神第59-61页
第三章 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的改善途径——上海市某区M中学合作教研的启示与思考第61-70页
 一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61-63页
  (一) 尊重教师,关注教师合作需求第61-62页
  (二) 民主平等,创设合作开放环境第62-63页
 二、建设科学规范的教研常规第63-67页
  (一) 提升执行力,规范合作教研形式第63页
  (二) 提供平台,实行有效合作教研第63-64页
  (三) 规划生涯,引领教师职业成长第64-67页
 三、营造合作共享的校园文化第67-68页
  (一) 率先垂范,领导引领合作第67页
  (二) 注重艺术,教师善于合作第67-68页
 四、展示校长合作教研的个人魅力第68-70页
  (一) 在参与教研中进行有效指导第68页
  (二) 在教研推进中进行高效引领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2页
附一: 问卷调查(一)第72-73页
附二: 问卷调查(二)第73页
附三: 访谈提纲第73-74页
后记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上海市“中学名师培养工程”(英语学科活动)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--一个被培训者的视角
下一篇:运用六西格玛方法进行中学考试质量分析的实践探索--以上海市虹口区A中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