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外语论文--英语论文

上海市“中学名师培养工程”(英语学科活动)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--一个被培训者的视角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: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框架第11-24页
 一、“名师工程”的背景第12-14页
  1. 一个被培训者的视角第12-13页
  2. “名师工程”的缘由第13-14页
 二、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第14-18页
  1. 国内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2. 国外类似培训模式第17-18页
 三、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第18-20页
 四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-24页
  1. 研究内容与目标第20-21页
  2. 研究意义第21页
  3. 研究方法第21-24页
第二章 “名师培养工程”的行政企图与实施第24-47页
 一、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图第24-32页
  1. 希望培养出一批上海的教育名家第24-29页
  2. 企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增强学术活力,提高教师待遇第29-30页
  3. 期望发挥“名师”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第30-32页
 二、上海市“名师培养工程”方案的实施第32-47页
  1. 行政领导主要负责项目经费投资第33-34页
  2. 依托市教科院和高校理论、科研指导第34-36页
  3. 组织“基地”、打造内功、提升内涵第36-47页
第三章 对“名师培养工程”实际效用的评估第47-67页
 一、“名师培养工程”评价准则的思考第47-53页
  1. 行政部门的“扶植”政策第47-48页
  2. 一线教师心目中的名师第48-53页
  3. 用公共行政的观点看问题第53页
 二、“名师培养工程”实效的调查第53-67页
  1. “培养什么”的根本问题还缺乏系统思考第53-54页
  2. 培训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与时间保障第54-58页
  3. 基地受训教师“经验资源”交流途径不通畅第58-59页
  4. 科研、教学的指导能力与实践需求的差异第59-63页
  5. “名师培养工程”辐射的实际状况第63-66页
  6. 该工程花费的经费、时间、精力投入与绩效产出比第66-67页
第四章 “名师培养工程”低效的原因与改进建议第67-78页
 一、一些方面效用低下的原因第67-72页
  1. 谁来监督、评价该工程的立项与效用第67-69页
  2. “基地的主持人”缺乏学术上的权威第69-70页
  3. 基地受训教师对“接受培训”动机不足第70-71页
  4. “名师培养工程”经费使用不尽合理第71-72页
 二、改进的建议第72-78页
  1. 下一轮的培养工程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须谨慎第72-74页
  2. 利用网络等手段实现名师“辐射作用”第74-76页
  3. 设置对该项目过程与绩效的监督、评估机制第76页
  4. 基地主持人应建立多层次的培养模式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附录一: 沪教委人〔2004〕106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“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”的实施意见第81-93页
附录二: 一线教师和基地受训教师调查问卷第93-97页
附录三: 行政领导、教授、基地主持人、基地受训教师和一线教师的访谈提纲第97-98页
后记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”实施及研究
下一篇:中学教师开展合作教研的实践研究--以上海市某区M中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