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中小学学校仪式的“形式化”倾向研究--基于学校德育的视角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绪论第9-18页
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9-11页
  1.学校仪式有重要的德育价值第9-10页
  2.学校仪式“形式化”倾向——导致意义的流失第10-11页
 (二) 本文相关概念、词语阐释第11-13页
  1.仪式——学校仪式第11-12页
  2.“形式化”——形式主义第12-13页
 (三) 相关文献综述第13-17页
  1.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关于仪式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2.对学校仪式属性的相关研究第14-16页
  3.涉及某一具体的学校仪式相关探讨第16-17页
  4.对已有研究的评析第17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、思路和重难点第17-18页
一、学校仪式与中小学学校仪式“形式化”倾向描述第18-28页
 (一) 学校仪式解读第18-21页
  1.仪式的起源第18页
  2.学校仪式的分类第18-20页
  3.学校仪式操演的要素第20-21页
 (二) 中小学学校仪式操演中“形式化”倾向的表象第21-28页
  1.对学校仪式外在形式的轻视第21-24页
  2.一种假象:对外在形式的重视第24-26页
  3.变异了的学校仪式第26-28页
二、学校仪式“形式化”倾向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第28-34页
 (一) 教育者预期的德育功能减弱第28-30页
  1.学校仪式所预期的德育功能第28-29页
  2.“意义场”未形成使教育者所预期德育功能减弱第29-30页
 (二) 学生对学校仪式情感上的“麻木”和学生主体性的丧失第30-31页
 (三) 学校仪式背负着从虚拟到虚假的道德风险第31-34页
  1.学校仪式是虚拟的符号表达第31-32页
  2.道德的质疑:从“虚拟”到“虚假”第32-34页
三、中小学学校仪式”形式化”倾向的根本原因探讨第34-39页
 (一) 中小学德育内容和目标的历史演进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主线第34-35页
 (二) 中小学学校仪式中政治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始终在场第35-37页
 (三) 多元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导致学校德育的迷茫第37-39页
四、中小学学校仪式改进的建议第39-45页
 (一) 价值取向:回归仪式的庄严与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第39-40页
  1.回归学校仪式的庄严第39页
  2.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第39-40页
 (二) 中小学学校仪式中“政治仪式”与“非政治仪式”区分进行第40-42页
  1.学校德育泛政治化及其后果第40-41页
  2.“政治仪式”与“非政治仪式”区分进行有利于学校仪式德育目的达成第41-42页
 (三) 在“对话”基础上创新学校仪式的核心道德价值观第42-45页
  1.多元道德价值观“对话”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第42-43页
  2.创新学校仪式的核心道德价值观第43-45页
五、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后记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创造性视野下初中课堂环境问题研究
下一篇:基础教育阶段德育中灌输的伦理向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