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·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散装水泥半挂车罐体疲劳分析的相关基本理论 | 第18-31页 |
| ·疲劳的概念 | 第18-20页 |
| ·疲劳的定义 | 第18页 |
| ·疲劳寿命 | 第18-20页 |
| ·疲劳的特征 | 第20页 |
| ·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0-23页 |
| ·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相对Miner法则 | 第22页 |
| ·损伤曲线法 | 第22-23页 |
| ·Corten-Dolan理论 | 第23页 |
| ·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·名义应力法 | 第24页 |
| ·局部应力法 | 第24-25页 |
| ·应力场法 | 第25-27页 |
| ·有限单元法 | 第27-31页 |
| 第三章 散装水泥半挂车的静力学分析、模态分析 | 第31-44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| 第31-38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改进前后结构介绍 | 第31-33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4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的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| 第34-35页 |
| ·载荷及约束 | 第35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38-44页 |
| ·引言 | 第38页 |
| ·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| 第38-40页 |
| ·有限元模态分析模型 | 第40-43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动态性能评估 | 第43-44页 |
| 第四章 散装水泥半挂车材料特性和载荷谱的确定 | 第44-59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材料疲劳特性曲线 | 第44-50页 |
| ·材料的S-N曲线 | 第44-45页 |
| ·影响结构疲劳的主要因素 | 第45-48页 |
| ·零件的材料参数 | 第48-50页 |
| ·汽车振动载荷谱 | 第50-59页 |
| 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| 第50-53页 |
| ·路面不平度测量技术 | 第51页 |
| ·路面不平度自功率谱谱密度函数——路面谱 | 第51-53页 |
| ·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 | 第53-59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6页 |
| ·路面动载荷分析计算 | 第56-59页 |
| 第五章 散装水泥半挂车的疲劳计算 | 第59-75页 |
| ·改进后三仓车型的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9-66页 |
| ·改进后的三仓车型在好路上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改进后的三仓车型在一般路面上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63-64页 |
| ·改进后的三仓车型在差路上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64-66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改进前四仓车型的疲劳寿命计算 | 第66-72页 |
| ·改进前四仓车型的疲劳位置的确定 | 第66-67页 |
| ·改进前四仓车型在好路上的疲劳寿命 | 第67-68页 |
| ·改进前四仓车型在一般路面上的疲劳寿命 | 第68-70页 |
| ·改进前四仓车型在差路上的疲劳寿命 | 第70-72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改进前后疲劳寿命分析及提高寿命的方法 | 第72-75页 |
| ·散装水泥半挂车改进前后的疲劳寿命对比 | 第72页 |
| ·提高疲劳寿命的主要方法 | 第72-75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论文主要结论 | 第75页 |
| ·论文的不足之处 | 第75-76页 |
| ·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