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独特性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1 门德尔松的生平及其成长环境 | 第9-16页 |
·门德尔松的家庭背景 | 第9页 |
·门德尔松成长的社会环境 | 第9-12页 |
·名师及文豪对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栽培 | 第11页 |
·大文豪歌德对门德尔松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门德尔松创作的生涯及独特风格的形成 | 第12-14页 |
·门德尔松早期作品 | 第12-13页 |
·门德尔松顶峰时期创作 | 第13-14页 |
·门德尔松独特风格形成 | 第1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-16页 |
2 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独特性的具体体现 | 第16-37页 |
·门德尔松与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比较 | 第16-19页 |
·音乐创作独特性的比较 | 第16-18页 |
·门德尔松与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区别和联系 | 第18-19页 |
·门德尔松音乐独特性体现 | 第19-35页 |
·门德尔松钢琴小品创作的独特性 | 第19-24页 |
·门德尔松序曲创作的特点 | 第24-27页 |
·门德尔松《苏格兰交响曲》的创作独特性 | 第27-33页 |
·门德尔松《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》的创作独特性 | 第33-3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3 门德尔松及其作品在音乐发展中不朽的价值 | 第37-42页 |
·文学性在门德尔松音乐思想中的流露 | 第37-38页 |
·哲学性在门德尔松音乐思想中的体现 | 第38页 |
·门德尔松在音乐中的贡献 | 第38-39页 |
·门德尔松音乐思想及价值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| 第39-4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结束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学位申请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