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3G业务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前言 | 第7-9页 |
·论文背景 | 第7页 |
·论文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2.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(3G)的分析 | 第9-21页 |
·电信行业特征 | 第9页 |
·中国电信行业概况 | 第9-10页 |
·G技术介绍和比较 | 第10-14页 |
·G技术介绍 | 第10-11页 |
·中国发展3G的重要性 | 第11页 |
·G技术之间的对比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运营商的3G发展情况 | 第14-21页 |
·日本NTT DoCoMo移动业务发展情况 | 第14-17页 |
·澳大利亚Telstra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情况 | 第17-18页 |
·其他运营商移动业务发展情况 | 第18-20页 |
·G移动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总结 | 第20-21页 |
3.电信3G产业链与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| 第21-35页 |
·电信3G业务的产业链特征 | 第21-26页 |
·G时代移动行业产业链的形式 | 第21页 |
·G时代移动行业产业链的形式 | 第21-22页 |
·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描述 | 第22-24页 |
·CDMA和其它标准的产业价值链对比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上海电信3G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| 第26-35页 |
·新进入者的威胁 | 第26-27页 |
·替代品的威胁 | 第27-29页 |
·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| 第29-30页 |
·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| 第30-31页 |
·现有企业的竞争 | 第31-35页 |
4.上海电信3G业务的SWOT分析 | 第35-56页 |
·外部环境的机会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国家和地方大力推进信息化 | 第35-36页 |
·上海的良性发展将支撑上海电信发展 | 第36-37页 |
·国内通信需求稳定增长 | 第37页 |
·电信行业重组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管制政策可能对中国电信倾斜 | 第38-40页 |
·移动替代固话的趋势 | 第40-41页 |
·国内数据宽带业务发展趋势 | 第41页 |
·通信设备价格下跌 | 第41-42页 |
·外部环境的威胁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电信行业重组 | 第42-44页 |
·市场竞争激烈 | 第44-45页 |
·用户需求个性化 | 第45-47页 |
·次贷危机爆发 | 第47-48页 |
·内部条件的机会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网络优势 | 第48页 |
·用户优势 | 第48-49页 |
·业务优势 | 第49-50页 |
·服务优势 | 第50页 |
·品牌优势 | 第50-51页 |
·资产规模和融资能力 | 第51页 |
·内部条件的威胁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固话业务日益萎缩 | 第51页 |
·管理效率低下 | 第51-52页 |
·品牌美誉度低 | 第52页 |
·人力成本高,技能跟不上发展 | 第52-53页 |
·普遍服务任务重 | 第53页 |
·日本KDDI CDMA发展策略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上海电信3G业务的战略定位与总体策略 | 第56-63页 |
·上海电信3G业务的战略定位 | 第56-57页 |
·移动3G业务的领先运营商 | 第56页 |
·全业务经营的领先运营商 | 第56页 |
·移动2G业务的跟随者 | 第56-57页 |
·业务发展总体策略 | 第57-63页 |
·业务总体发展路标建议 | 第57页 |
·分阶段业务介绍 | 第57-63页 |
6.上海电信3G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 | 第63-71页 |
·G业务的客户细分 | 第63-65页 |
·目标客户选择 | 第63页 |
·客户特点及竞争策略 | 第63-64页 |
·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64-65页 |
·终端定制策略 | 第65-68页 |
·终端定制的定义 | 第65页 |
·手机终端对于3G运营商竞争的地位和意义 | 第65-66页 |
·终端定制对产业链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·终端定制的三个层次 | 第68页 |
·定制终端的建议 | 第68页 |
·价格定位策略 | 第68-71页 |
·客户细分是定价策略制定的关键 | 第68-69页 |
·制定简单明了的定价模式 | 第69页 |
·提供多样的定价模式 | 第69页 |
·业务捆绑与资费套餐有效结合 | 第69-71页 |
7.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