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能源特征与节能减排先进经验 | 第13-26页 |
·能源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能源概念与分类 | 第13页 |
·能源评价 | 第13-14页 |
·节能减排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·能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能源利用效率 | 第15-16页 |
·节能量预测 | 第16-17页 |
·能源消费及节能战略措施 | 第17-19页 |
·节约能源法 | 第17页 |
·节能概述 | 第17-18页 |
·节能战略措施 | 第18-19页 |
·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 | 第19-23页 |
·汽车燃料能量消耗 | 第19-20页 |
·世界车用能源的发展趋势 | 第20-21页 |
·汽车节能与环保 | 第21页 |
·汽车节能系统工程 | 第21-23页 |
·部分发达国家地区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先进经验 | 第23-26页 |
·美国 | 第23-24页 |
·欧盟 | 第24-25页 |
·日本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浙江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| 第26-42页 |
·道路货物运输 | 第26-33页 |
·总体规模 | 第27-28页 |
·运力结构 | 第28-31页 |
·节能减排总体情况 | 第31-33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33页 |
·道路旅客运输 | 第33-38页 |
·总体规模 | 第34-35页 |
·运力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节能减排总体情况 | 第36-37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汽车维修业 | 第38-40页 |
·总体规模 | 第38页 |
·行业结构 | 第38-39页 |
·节能减排总体情况 | 第39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驾驶培训业 | 第40-42页 |
·总体规模 | 第40页 |
·行业结构 | 第40-41页 |
·节能减排的总体情况 | 第41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统计与考核 | 第42-58页 |
·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统计 | 第42-49页 |
·道路运输业能源消耗统计调查 | 第42-48页 |
·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分析 | 第48页 |
·道路运输业排放统计 | 第48-49页 |
·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考核 | 第49-55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50-53页 |
·企业层面 | 第53-55页 |
·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监察 | 第55-58页 |
·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监察 | 第56-57页 |
·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评价指标层次 | 第58-60页 |
·指标解释 | 第60-62页 |
·工作指标 | 第60-61页 |
·具体评价指标 | 第61-62页 |
·数据采集与评分办法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的确定与保障措施 | 第64-81页 |
·构建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| 第64页 |
·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| 第64-67页 |
·构建基本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评价体系结构 | 第65-66页 |
·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66-67页 |
·评价体系的评述与无量纲化 | 第67-75页 |
·评价步骤 | 第67-68页 |
·评价指标属性值无量纲化 | 第68-70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 | 第70-75页 |
·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各指标和观测点权重系数表 | 第75页 |
·浙江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的保障措施 | 第75-81页 |
·政府层面 | 第76-79页 |
·企业层面 | 第79-81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81-82页 |
1. 结论 | 第81页 |
2. 建议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