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·课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 | 第14-15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发展概况 | 第15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时滞控制理论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时滞系统常规控制理论及发展现状 | 第16页 |
·时滞系统智能控制理论及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的控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Smith预估控制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模糊控制理论 | 第18页 |
·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设计 | 第21-31页 |
·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偏移信号的检测 | 第21-24页 |
·带钢偏移信号的检测方案 | 第21页 |
·传感器的选取 | 第21-24页 |
·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| 第24-25页 |
·控制系统基本参数 | 第25页 |
·液压系统设计及元件选型 | 第25-30页 |
·液压系统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液压元件选型 | 第26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液压伺服系统的建模 | 第31-43页 |
·Matlab/Simulink建模与仿真的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建模 | 第32-41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建模相关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各单元数学模型 | 第34-40页 |
·液压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算法理论研究 | 第43-63页 |
·PID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 | 第43-48页 |
·模拟PID控制原理 | 第43-44页 |
·数字PID控制原理 | 第44-46页 |
·PID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| 第47页 |
·数字PID控制器采样周期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PID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| 第48页 |
·模糊控制器介绍 | 第48-52页 |
·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、维数介绍 | 第48-49页 |
·二维模糊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| 第49页 |
·二维模糊控制器的各部分功能简介 | 第49-52页 |
·基于模糊自调整参数的PID控制方法研究 | 第52-60页 |
·基于模糊自调整参数的PID控制器原理 | 第52-53页 |
·基于模糊自调整参数的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| 第53页 |
·运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工具箱辅助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| 第53-60页 |
·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| 第60-62页 |
·Smith预估控制原理 | 第60-61页 |
·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原理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| 第63-77页 |
·基于PID,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的带钢纠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| 第63-68页 |
·带钢纠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| 第63-64页 |
·基于PID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| 第64页 |
·基于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| 第64-68页 |
·基于PID,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的系统仿真分析 | 第68-76页 |
·加纯滞后和不加纯滞后在PID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68页 |
·增大纯滞后时间,在PID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加上纯滞后,在PID,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更改被控对象模型参数,在PID,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加上纯滞后,加入扰动,在PID,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71-72页 |
·Smith预估模型与被控对象模型失配,在PID-Smith,fuzzy PID-Smith控制下的仿真分析 | 第72-76页 |
·总结 | 第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六章 基于PLC的fuzzy PID-Smith控制算法的软件实现 | 第77-89页 |
·PLC简介 | 第77-78页 |
·PLC工作原理 | 第77-78页 |
·PLC编程软件介绍 | 第78页 |
·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硬件选取 | 第78-80页 |
·输入输出量地址分配 | 第78页 |
·控制器硬件选取 | 第78-80页 |
·涂层炉口带钢纠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| 第80-81页 |
·Smith控制算法流程及PLC程序设计 | 第81-84页 |
·Smith纯滞后补偿器的数字实现 | 第81-82页 |
·Smith补偿器控制算法流程 | 第82-83页 |
·Smith算法部分PLC程序设计 | 第83-84页 |
·模糊控制算法流程及PLC程序设计 | 第84-87页 |
·模糊控制算法流程 | 第84页 |
·模糊控制算法部分PLC程序设计 | 第84-87页 |
·PID算法流程及PLC程序设计 | 第87-88页 |
·PID算法流程 | 第87页 |
·PID程序PLC设计 | 第87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七章 实验模拟部分 | 第89-93页 |
·搭建实验平台 | 第89页 |
·实验模拟与总结 | 第89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3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·本文的课题来源 | 第93页 |
·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现实意义 | 第93-94页 |
·本文的突出之处 | 第94页 |
·本文的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附录 | 第99-103页 |
1. TD200设置子程序 | 第99-101页 |
2. 故障处理子程序 | 第101-102页 |
3. 设定定时中断程序0 | 第102页 |
4. 模拟输入采样子程序 | 第102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