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序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网络时代概述 | 第10-13页 |
一、网络时代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网络时代的特点 | 第10-12页 |
三、网络的产生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(一) 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机遇 | 第12页 |
(二) 网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挑战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网络时代校园语言现状分析 | 第13-20页 |
一、网络时代校园语言的特点 | 第13-17页 |
(一) 校园语言来源渠道广泛 | 第14页 |
(二) 新词新语的使用 | 第14-17页 |
二、网络时代校园语言形成的原因 | 第17-18页 |
(一) 社会文化对校园语言的影响 | 第17页 |
(二) 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众多媒体的推动 | 第17-18页 |
(三) 青少年对简洁、方便、快捷的生活方式的崇尚 | 第18页 |
(四) 语言的新奇求异性和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态 | 第18页 |
三、对校园流行语的态度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职业院校校园语言现状分析 | 第20-23页 |
一、职业院校校园语言现状分析 | 第20-21页 |
(一) 语言表达不准确 | 第20-21页 |
(二) 语言表达不生动,缺乏幽默感 | 第21页 |
(三) 语言表达不规范,带有浓重的地方方言 | 第21页 |
二、影响职业院校学生语言能力表达的因素 | 第21-22页 |
(一) 受教学模式的影响 | 第21页 |
(二) 网络语言冲击严重 | 第21-22页 |
三、网络时代职业院校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(一) 良好的语言能力的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| 第22页 |
(二) 良好的语言能力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网络时代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内容及策略 | 第23-36页 |
一、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 | 第23-29页 |
(一) 现状分析 | 第23-25页 |
(二) 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接受能力 | 第25-26页 |
(三)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| 第26-29页 |
二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| 第29-36页 |
(一) 职业院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分析 | 第29-30页 |
(二)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| 第30-31页 |
(三) 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| 第31-36页 |
第五章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原则及理论基础 | 第36-42页 |
一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(一) 主体性原则 | 第36页 |
(二) 情感性原则 | 第36-37页 |
(三) 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7页 |
(四) 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7页 |
(五) 综合性原则 | 第37页 |
二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理论基础 | 第37-42页 |
(一) 语言学理论 | 第37-38页 |
(二) 传播学理论 | 第38-40页 |
(三)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40页 |
(四) 机能协同原理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注释 | 第43-44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