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一类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·模糊系统的建模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·模糊控制的发展历史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常规模糊控制器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第15-16页
   ·模糊系统的逼近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万能逼近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万能逼近理论的充分条件第17页
     ·万能逼近理论的必要条件第17页
   ·模糊系统与其它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的比较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 模糊理论基础第20-32页
   ·模糊集合第20-22页
     ·模糊集合的定义第20页
     ·模糊集合表示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常用的隶属函数第21-22页
   ·模糊关系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模糊关系的定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模糊关系的运算第23页
   ·模糊蕴涵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·模糊控制基本原理第24-26页
   ·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其分类第26-31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原理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分类第31页
   ·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 一类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第32-42页
   ·引言第32-33页
   ·一类SISO 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及控制问题的描述第33-34页
   ·模糊自适应H ∞控制器的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·模糊自适应算法第35-37页
   ·稳定性与收敛性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·系统仿真第38-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 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第42-53页
   ·引言第42页
   ·系统描述第42-44页
   ·一类MIMO 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4-46页
   ·稳定性及收敛性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仿真实验第48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自适应模糊控制在机械手轨迹跟踪中的研究与应用第53-67页
   ·引言第53页
   ·机械手的动态数学模型第53-57页
     ·悬臂梁数学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悬臂梁数学模型的推导第55-57页
   ·机械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7-61页
     ·机械手的常规控制器的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机械手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·系统的仿真第61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7页
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 一 内容总结第67页
 二 工作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在线粘度检测仪研制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
下一篇:超声波自主探路车的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