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功率变换装置 | 第10-12页 |
·传统的大功率变换装置 | 第11-12页 |
·新型的多电平逆变器 | 第12页 |
·高压变频技术 | 第12-14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4-16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 | 第18-26页 |
·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| 第18-23页 |
·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| 第18-19页 |
·飞跨电容型多电平逆变器 | 第19-21页 |
·具有独立直流电源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| 第21-23页 |
·混合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| 第23页 |
·多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| 第23-25页 |
·阶梯波脉宽调制 | 第23-24页 |
·特定消谐波 | 第24页 |
·正弦脉宽调制 | 第24页 |
·多电平空间矢量PWM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三电平逆变器和SVPWM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| 第26-54页 |
·概述 | 第26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与矢量控制 | 第26-39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 | 第26-30页 |
·矢量控制 | 第30-35页 |
·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 | 第35-39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的参考矢量所在区间和工作状态的判断 | 第39-42页 |
·参考矢量所在区间的判断 | 第39页 |
·参考矢量工作状态的判断 | 第39-42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| 第42-43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问题 | 第43-47页 |
·影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的原因 | 第43-45页 |
·中点电压不平衡的危害 | 第45页 |
·控制中点电压平衡的方法 | 第45-47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 MATLAB 仿真 | 第47-52页 |
·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 | 第47-48页 |
·三电平逆变器的仿真模型 | 第48-51页 |
·仿真波形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4章 三电平逆变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| 第54-64页 |
·DSP系统控制电路 | 第54-55页 |
·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 | 第55-56页 |
·主电路图 | 第55页 |
·功率开关器件MOS管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·箝位二极管的选择 | 第56页 |
·分压电容的选择 | 第56页 |
·隔离驱动电路与器件选择 | 第56-57页 |
·缓冲电路 | 第57-58页 |
·检测电路 | 第58-60页 |
·滤波电路 | 第60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DSP数字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64-77页 |
·DSP芯片TMS320LF2407A | 第64-65页 |
·课题用DSP硬件资源以及外设模块 | 第65-72页 |
·事件管理器模块EVA和EVB | 第65-70页 |
·模数转换模块ADC | 第70-71页 |
·输入输出端口I/O | 第71页 |
·功率驱动保护中断 | 第71-72页 |
·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72-76页 |
·SVPWM控制策略的设计 | 第72页 |
·中断程序的安排和功能 | 第72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6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波形 | 第77-80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77页 |
·实验波形 | 第77-79页 |
·逆变器开关器件的驱动波形 | 第77-78页 |
·逆变器中点电压的波形 | 第78页 |
·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