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东营凹陷南斜坡勘探概况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 | 第11-1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技术指标 | 第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构造特征及发育演化 | 第14-24页 |
·区域构造层序 | 第14-19页 |
·构造层划分 | 第15-17页 |
·构造发育演化 | 第17-19页 |
·现今构造面貌 | 第19-24页 |
·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| 第19-22页 |
·构造单元划分 | 第22-23页 |
·断裂发育特征与圈闭分布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层序格架及沉积储层研究 | 第24-46页 |
·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孔店组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| 第26-34页 |
·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孔店组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及层序特征 | 第30-34页 |
·孔店组沉积体系分布 | 第34-39页 |
·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| 第34-37页 |
·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及演化 | 第37-39页 |
·孔店组储层发育规律 | 第39-46页 |
·储层平面分布 | 第39-41页 |
·储层微观特征 | 第41-46页 |
第四章 孔店组油气来源及资源量评价 | 第46-94页 |
·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来源 | 第47-78页 |
·南斜坡烃源岩地化特征 | 第47-55页 |
·南斜坡原油性质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孔店组油源对比及其来源探讨 | 第58-78页 |
·孔店组高蜡油形成机理 | 第78-84页 |
·高蜡原油主要分布 | 第78-79页 |
·高蜡原油母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| 第79-81页 |
·高蜡油形成机理 | 第81-84页 |
·孔二段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生烃潜力 | 第84-94页 |
·孔二段湖盆分布及控制因素 | 第85-89页 |
·孔二段烃源岩发育特征及资源量 | 第89-94页 |
第五章 成藏控制因素及目标评价 | 第94-106页 |
·油气输导体系 | 第94-97页 |
·输导体系组成 | 第94-95页 |
·输导体系效能分析 | 第95-97页 |
·输导体系的组合类型 | 第97页 |
·油气成藏模式 | 第97-100页 |
·圈闭组合模式 | 第97-98页 |
·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| 第98-99页 |
·油气成藏模式 | 第99-100页 |
·成藏控制因素 | 第100-102页 |
·构造背景的控制作用 | 第100页 |
·断层的控制作用 | 第100-102页 |
·圈闭的控制作用 | 第102页 |
·目标评价及井位部署 | 第102-106页 |
·丁家屋子 | 第103页 |
·博兴洼陷周缘 | 第103-105页 |
·广利断裂背斜带 | 第105-106页 |
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10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页 |